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26699
  • 官方号
    微信公众号
    热门资讯,实时推送
    微信号:jianshe99zb
    官方视频号
    免费直播,订阅提醒
    微信扫码即可关注
    考试指导老师
    扫码了解并领取资料
    微信扫码即可添加
    官方抖音号
    分享更多建工日常
    抖音扫一扫关注
  •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北京正保建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苹果版本:8.5.0

    安卓版本:8.5.0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一级建造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后张法张拉时的施工要点

    2018-10-08 18:47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打印
    字体:

      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后张法张拉时的施工要点,在备考时一定要注意知识点的掌握,要多、精,本文建设工程教育网为大家分享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后张法张拉时的施工要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免费下载学习资料>>

      1.对力筋施加预应力之前,应对构件进行检查,外观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张拉时,构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5%。当块体拼装构件的竖缝采用砂浆接缝时,砂浆强度不低于15MPa.

      2.对预留孔道应用通孔器或压气、压水等方法进行检查。端部预埋铁板与锚具和垫。板接触处的焊渣、毛刺、混凝土残渣等应清除干净。当采用先穿束的方法时用压气、压水较好。

      3.钢筋穿束前,螺丝端杆的丝扣部分应用水泥袋纸等包缠2~3层,并用细铁丝扎牢;钢丝束、钢绞线束、钢筋束等穿束前,将一端找齐平,顺序编号。对于短束用人工从一端向另一端穿束;对于较长束,应套上穿束器,由引线及牵引设备从另一端拉出。

      4.对于夹片式锚具,上好的夹片应齐平,在张拉前并用钢管捣实。

      5.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可采取分批、分段对称张拉。

      6.应使用能张拉多根钢绞线或钢丝的千斤顶同时对每一钢束中的全部力筋施加应力,但对于扁平管道中不多于4根的钢绞线除外。

      7.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对于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对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曲线配筋的精轧螺纹钢筋应在两端张拉,直线配筋的精轧螺纹钢筋可在一端张拉;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分别设置于构件的两端。预应力筋采用两端张拉时,可先在一端张拉锚固后,再在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值进行锚固。

      8.后张预应力筋断丝及滑丝不得超过《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的规定的控制数。

      9.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0m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当需长期外露时,应采取防止锈蚀的措施。一般情况下,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严禁用电弧焊切割,强调用砂轮机切割。一般防锈措施为砂浆封堵。

      10.张拉割后即封堵。完成后,即对外露多余钢绞线、钢筋进行切割,切封堵的方法是用素灰将锚头封住,然后用塑料布将其裹住进行养生,以防止裂缝而使锚头漏浆、漏气,影响压浆质量。

      此外,张拉时,应注意夹片的回缩量,并做好记录予以减除。用自锚锚头时,夹片的回缩量即钢绞线回缩量,一般为限位板限位槽深减去夹片外露量。夹片外露量由张拉完毕后量得。

      相关推荐:

      2019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备考资料免费下

      关注建设工程教育网公众号获取建筑备考神器

      2018年一级建造师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9年一级建造师高效取证方案 抢先一步 领先一路

    • 公开课
    • 辅导课程
    • 免费直播
    更多免费试听课程点击查看
    精品题
    • 密题库
    • 题库小程序
    上千道典型习题
    仿真密卷 3
    仿真历年考点题
    专业题目解析
    原价:¥89元起
    快来刷题吧
    查看详情
    正保刷题宝

    · 万人模考

    · 模拟实战

    · 历年真题

    免费 扫码免费做题
    学习社区
    • 备考交流
    • 微信
    • 抖音
    • 视频号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共同进步!
    寻找学习搭子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