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级建造师考试工程网络计划的编制方法,一级建造师考试中很多考生为此苦恼不堪。其实没有必要这样,我们只要对这些知识点多加注意,而且对知识点做好筛选和提炼,有的放矢地去学习,备考效率就会有所提高。今天就为大家梳理了一级建造师考试工程网络计划的编制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3032 工程网络计划的编制方法
一、双代号网络计划
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

(一)基本概念
1.箭线(工作)

◇ 箭线及其两端带编号的节点表示一项工作
◇ 箭线的箭尾节点表示工作开始,箭头节点表示工作结束
◇ 一条箭线表示项目中的一个施工过程
◇ 工作名称标注在箭线上方,完成该工作所需持续时间标注在箭线下方

■ 虚箭线的作用
联系作用是指应用虚箭线正确表达工作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区分作用是指双代号网络图中每一项工作都必须用一条箭线和两个代号表示,若两项工作的代号相同时,应使用虚工作加以区分。

断路作用是用虚箭线断掉多余联系,即在网络图中把无联系的工作连接上时,应加上虚工作将其断开。

■ 箭线长度
任意画,无时间坐标限制的网络图,持续时间以箭线下方的时间参数为准。

按比例,有时间坐标限制的网络图,以持续时间大小按比例绘制。

■ 工作分类

2.节点(结点、事件)

箭线之间的连接点,是一个瞬间。
◇ 起点节点- 只有外向箭线 。
◇ 终点节点- 只有内向箭线。
◇ 中间节点- 既有内向箭线,又有外向箭线。
◇ 编号可以间断,但严禁重复
◇ 从左至右编号顺序应从小到大,箭尾节点的编号小于其箭头节点的编号
节点是前后工作的交接点。
3.线路

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头方向顺序通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达到终点节点的通路。
线路的长度:线路上各项工作持续时间的总和。
关键线路,持续时间总和最长的线路。用双线或粗线标注,其他为非关键线路。
节点是前后工作的交接点。
4.逻辑关系
(1)工艺关系
◇ 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艺过程决定的先后顺序;
◇ 非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作程序决定的先后顺序。
(2)组织关系 (人可以改变的)
由于组织安排或资源(人、财、物)调配而产生的先后顺序
录课的顺序就是工作程序
【例题·单选】(2015年)关于虚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虚工作只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存在
B.虚工作一般不消耗资源但占用时间
C.虚工作可以正确表达工作间逻辑关系
D.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虚工作用波形表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计划。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为了正确地表达图中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往往需要应用虚箭线。虚箭线是实际工作中不存在的一项虚工作,故它们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一般起着工作之间的联系、区分和断路三个作用。选项A错误,因单代号网络计划中也可能用到虚工作。选项B错误,正确的表述应为“虚箭线是实际工作中不存在的一项虚工作,故它们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一般起着工作之间的联系、区分和断路三个作用”。选项D错误,正确的表述应为“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用虚箭线表示虚工作,以波形线表示工作的自由时差”。参见教材P121。
【例题·多选】(2015年)在双代号网络图中,虚箭线的作用有( )。
A.指向
B.联系
C.区分
D.过桥
E.断路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计划。虚箭线是实际工作中并不存在的一项虚工作,故他们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一般起着工作之间的联系、区分和断路三个作用。选项BCE是正确的。参见教材P122。
【例题·单选】(2015年)某网络计划如下图,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E的紧前工作是BD
B.A完成后同时进行CF
C.AB均完成后进行E
D.F的紧前工作是DE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计划的绘图规则。紧排在本工作之前的工作称为紧前工作,紧排在本工作之后的工作称为紧后工作,与之平行进行的工作称为平行工作。由图可知,E的紧前工作是BD,故选项A正确。参见教材P123。
(二)绘图规则
(1)必须正确表达已确定的逻辑关系。

(2)严禁出现循环回路。
(3)节点之间严禁出现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4)严禁出现无箭头节点或箭尾节点的箭线。

(5)当节点有多条箭线时,可使用母线绘制。

(6)箭线不宜交叉,交叉不可避免时,可用过桥法或指向法。

(7)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

(8)双代号网络图应条理清楚,布局合理。例如,网络图中的工作箭线不宜画成任意方向或曲线形状,尽可能用水平线或斜线;关键线路、关键工作尽可能安排在图面中心位置,其他工作分散在两边;避免倒回箭头等。
【例题·单选】(2017年)根据《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QJ/T121-2015,网络图存在的绘图错误是( )。
A.编号相同的工作
B.多个起点节点
C.相同的节点编号
D.无箭尾节点的箭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程网络计划的编制方法。①→②有两个工作,所以有编号相同的两个工作。参见教材P124。
【例题·单选】(2017年)某工作间逻辑关系如下图,则正确的是( )。
A.A、B均完成后同时进行C、D
B.A、B均完成后进行D
C.A、B、C均完成后同时进行D、E
D.B、C完成后进行E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计划。A、B均完成后进行D,所以选项A错误;A、B、C均完成后进行E,所以选项C、D错误。参见教材P123。
【例题·多选】(2017年)某工程工作逻辑关系如下表,C工作的紧后工作有( )。
工作ABCDEFGH
紧前工作 AA、BCB、CD、EC、F、G
A.工作H B.工作G C.工作F D.工作E E.工作D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计划。在表格中,C作为E、F、H的紧前工作,那么C工作的紧后工作就是E、F、H。参见教材P123。
【例题·多选】(2013年)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存在的绘图错误有( )。
A.多个终点节点
B.存在循环回路
C.多个起点节点
D.节点编号有误
E.有多余虚工作

『正确答案』 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计划。在表格中,C作为E、F、H的紧前工作,那么C工作的紧后工作就是E、F、H。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计划。有多个起点节点①和③;有两个⑧节点和节点指向错误③→②,故节点编号错误;有多余虚工作③→②和③→④。参见教材P123—P124。
【例题·单选】(2012年)根据下列逻辑关系表绘制的双代号网络图如下图所示,其存在的错误是( )。
A.节点编号不对
B.逻辑关系不对
C.有多个终点节点
D.有多个起点节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程网络计划的编制方法。图中8节点和9节点均为终点节点。参见教材P123—P124。
二、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1.工作持续时间Di-j
指一项工作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
2.工期(T):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计算工期TC-根据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而得。
◇要求工期Tr-任务委托人要求的工期(合同工期)。
◇计划工期Tp-作为项目实施目标的工期(目标工期)。
当规定了要求工期,计划工期≤要求工期 Tp≤Tr
未规定要求工期时,计划工期=计算工期 Tp=TC
3.六个时间参数及计算
最早开始时间(ESi-j)
最早完成时间(EFi-j)
最迟开始时间(LSi-j)
最迟完成时间(LFi-j)
总时差(TFi-j)
自由时差(FFi-j)

口诀:早时正向均取大,迟时逆向尽选小。
同点迟早差总差,自由时差定义找。

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
◆起点节点为开始节点的工作
最早开始时间=0
◆其他工作
最早开始时间=max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最早完成时间=最早开始时间+工作的持续时间

确定计算工期
以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为箭头节点的各个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当无要求工期的限制时,计划工期=计算工期。
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的计算
◆以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为箭头节点的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最迟完成时间=计划工期
◆其他工作
最迟完成时间=min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
◆最迟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持续时间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计算
◆总时差: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总时差=最迟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间
总时差=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开始时间
◆自由时差: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自由时差=min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的确定
关键工作: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关键线路:自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为关键线路,或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用双线或粗线标注。
有要求工期,总时差=要求工期-计算工期
无要求工期,总时差=0
【总结】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只要完成节点是关键节点,那么这项工作的自由时差和总时差是相等的,且不一定为零。

【例题·多选】(2017年)某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图中粗实线为关键工作),若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则自由时差一定等于总时差且不为零的工作有( )。

A.①-②
B.③-⑤
C.②-⑦
D.④-⑤
E.⑥-⑧
『正确答案』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计划。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只要完成节点是关键节点,那么这项工作的自由时差和总时差是相等的,且不一定为零,如果完成节点是关键节点但本工作为非关键工作,则本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总时差且不为零。
【例题·单选】(2016年)某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假设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且工作M的开始节点和完成节点均为关键节点。关于工作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作M是关键工作
B.工作M的自由时差为零
C.工作M的总时差等于自由时差
D.工作M的总时差大于自由时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因为工作M的完成节点为关键节点,则该工作的紧后工作中必有一项是关键工作。如果该工作的完成节点是终点节点,那么其总时差就等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就是时标网络图中波形线的长度。如果该工作的完成节点非终点节点,那么该工作的总时差等于其紧后工作的总时差与该工作自由时差的最小值。该工作紧后工作总时差的最小值是0,所以该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自由时差。所以答案选C。
【例题·单选】某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2天和第17天,其持续时间为5天。工作M有3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1天、第24天和第28天,则工作M的自由时差为( )天。
A.1
B.3
C.4
D.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M的最早完成时间为12+5=17天,而其紧后工作中的最早开始时间最小值为21天,所以M的自由时差为21-17=4天。参见教材P133。
【例题·单选】(2013年)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则工作C的自由时差为( )天。
A.1
B.2
C.0
D.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C工作的自由时差=min{G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H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C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min{7,6}-6=0。参见教材P133。
【例题·单选】(2007年)某双代号网络计划中(以天为时间单位),工作K的最早开始时间为6,工作持续时间为4;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为22,工作持续时间为10;工作N的最迟完成时间为20,工作持续时间为5。己知工作K只有M、N两项紧后工作,工作K的总时差为( )天。
A.2
B.3
C.5
D.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工作K的总时差等于最迟完成时间减去最早完成时间,工作K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6+4=10。工作M的最迟开始时间=22-10=12,工作N的最迟开始时间=20-5=15,故工作K的最迟完成时间=12。故工作K的总时差=12-10=2。参见教材P133。
【扩充】标号法
标号法是—种快速寻求网络计算工期和关键线路的方法。
对网络计划中每一个节点进行标号,利用标号值确定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和关键线路。
1.网络计划起点节点的标号值为零。
2.其他节点的标号值计算:bj=max{bi+Di-j}
3.当计算出节点的标号值后,应该用其标号值及其源节点对该节点进行双标号。
4.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就是网络计划终点节点的标号值。
5.关键线路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按源节点确定。

当计算出节点的标号值后,应该用其标号值及其源节点对该节点进行双标号。
【例题·单选】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该网络计划中有( )条关键线路。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键路线。关键线路分别为:A→B→C→F→I、A→D→E→H→I、A→D→E→F→I,关键线路长度为17。参见教材P134。
【例题·单选】(2017年)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其计算工期是( )天。

A.11
B.13
C.15
D.2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程网络计划有关时间参数的计算。其关键线路为①→③→④→⑤→⑥→⑧,工期为7+9+6=22天。参见教材P134。
三、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1.概念:以时间坐标为尺度编制的双代号网络计划。

·实箭线-工作
·虚箭线-虚工作
·波形线-自由时差
2.特点
(1)兼有网络计划与横道计划的优点,能够清楚地表达计划的时间进程,使用方便。
(2)直接显示出各项工作的开始与完成时间、工作的自由时差及关键线路。
(3)可以统计每一个单位时间对资源的需要量,以便进行资源优化和调整。
(4)受时间坐标限制,发生变化修改较麻烦。
3.一般规定

(1)必须以水平时间坐标为尺度表示工作时间,时间单位应事先确定。
(2)所有符号在时间坐标上的水平投影位置须与时间参数相对应,节点中心必须对准相应的时标位置。
(3)虚工作必须以垂直方向的虚箭线表示,有自由时差时加波形线表示。
4.关键路线和计算工期的确定
■关键线路
◇自终点节点逆箭线方向朝起点节点逐次进行判定,从终点到起点不出现波形线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
■计算工期
◇应为终点节点与起点节点所在位置之差。
更多考试信息可关注【一级建造师】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