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1.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2.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超过2m,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不宜超过1m.
3.浇筑混凝土用振动器振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
(2)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mm左右为宜。
4.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超过时应留施工缝。
5.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
(1)对垂直施工缝宜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宜铺一层厚为10~20mm的1:2的水泥砂浆。
(2)重要部位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或石榫;有抗渗要求的施工缝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
(3)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4)施工缝处理后。需要达到的强度,一般最低为1.2MPa,当结构物为钢筋混凝土时,不得低于2.5MPa.
6.如出现泌水,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
7.采用滑升模板浇筑墩台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低流动度或半干硬性混凝土。
(2)浇筑应分层分段进行,各段应浇筑到距模板上口不小于10~150mm的位置为止。
(3)应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
(4)每一整体结构的浇筑应连续进行,若因故中途停工,应按施工缝处理。
(5)混凝土脱模时的强度宜为0.2~0.5MPa.
8.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控制水化热的措施: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加混合料、掺加外加剂等方法减少水泥用量;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减小浇筑层厚度;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埋设冷却管通水冷却;气温骤降时,注意覆盖保温。
[经典例题]
1.桥梁混凝土浇筑时,若施工缝为斜面,则施工缝应( )。
A.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B.设置止水带
C.及时修整抹光
D.补插拉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施工。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2.下列关于桥梁施工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抗渗要求的施工缝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
B.施工缝为平面时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C.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
D.重要部位及有防震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或石榫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施工。选项B正确的说法是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