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一、基坑排水
1.集水坑排水法。除严重流沙外,一般情况下均可适用。
2.井点排水法。井点降水法适用土质较差且有严重流沙现象、细(粉)砂、地下水位较高、有承压水、挖基较深、坑壁不易稳定的土质基坑,在无砂的粘质土中不宜使用。
3.其他排水法。对于土质渗透性较大、挖掘较深的基坑,可采用板桩法或沉井法。此外,视工程特点、工期及现场条件等,还可采用帷幕法,即将基坑周围土层用硅化法、深层搅拌桩隔水墙、压力注浆、高压喷射注浆、冻结帷幕法等处理成封闭的不透水的帷幕。
二、基底检验和基底处理
1.基底检验:检查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标高;检查基底土质均匀性,地基稳定性及承载力等:检查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检查施工日志及有关试验资料等等。
(1)小桥涵的地基,一般采用直观或触探方法,必要时进行土质试验。对经加固处理后的特殊地基,一般采用触探或作密实度检验等。
(2)大、中桥和填土12m以上涵洞的地基,一般由检验人员用直观、触探、挖试坑或钻探(钻深至少4m)试验等方法。
2.对于一般软弱地基土层加固处理方法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即
(1)换填土法。
(2)挤密土法。
(3)胶结土法。
(4)土工聚合物法。
三、基坑施工过程中注意要点
1.在基坑顶缘四周适当距离处设置截水沟,并防止水沟渗水,以避免地表水冲刷坑壁,影响坑壁稳定性。
2.坑壁边缘应留有护道,静荷载距坑边缘不小于0.5m,动荷载距坑边缘不小于1.0m;垂直坑壁边缘的护道还应适当增宽。
3.应经常注意观察坑边缘顶面土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坍落现象发生。
4.基坑施工不可延续时间过长,自开挖至基础完成,应抓紧时间连续施工。
5.如用机械开挖基坑,挖至坑底时,应保留不小于30cm厚度的底层,在基础浇筑圬工前用人工挖至基底标高。
6.基坑应尽量在少雨季节施工。
7.基坑宜用原土及时回填,对桥台及有河床铺砌的桥墩基坑,则应分层夯实。
[经典例题]
1.对于土质渗透性较大、挖掘较深的基坑可采用基坑排水方法有( )。
A.集水坑排水法
B.井点排水法
C.板桩法
D.沉井法
E.帷幕法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挖扩大基础施工。对于土质渗透性较大、挖掘较深的基坑可采用基坑排水方法有板桩法或沉井法。
2.桥梁明挖扩大基础施工中,基底检验的主要内容有( )。
A.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
B.基底标高
C.基底土质均匀性
D.地基稳定性及承载力
E.集水坑数量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挖扩大基础施工。基底检验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标高、基底土质均匀性、地基稳定性及承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