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一、一般规定
1.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进场时除应检查其外观和标志外,尚应按不同的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2.在工地存放时,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批分别堆置整齐,不得混杂,并应设立识别标志,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
3.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且其使用时的计算拉应力应不大于50MPa.
二、普通钢筋的加工制作
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缺陷、平直。
2.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
3.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钢筋的连接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
5.钢筋的纵向焊接应采用闪光对焊。
6.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7.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
8.帮条长度,如用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如用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
9.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
10.电弧焊接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11.低于-20℃时,不得施焊。
12.带肋钢筋套筒挤压接头(以下简称挤压接头)适用直径为16~40mm的HRB335、HRB400牌号带肋钢筋的径向挤压连接。
13.钢筋骨架的焊接拼装应在坚固的工作台上进行,操作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施焊顺序宜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相邻的焊缝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14.钢筋安设、支承及固定要求
(1)桥面板钢筋的所有交叉点均应绑扎,以避免在浇混凝土时钢筋移位。但两个方向的钢筋中距均小于300mm时,则可隔一个交叉点进行绑扎。
(2)用于保证钢筋固定于正确位置的预制混凝土垫块,其形状大小应为监理工程师所接受。不得用卵石、碎石或碎砖、金属管及木块作为钢筋的垫块。
(3)钢筋的垫块间距在纵横向均不得大于1.2m.
15.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简称机械接头)要求
常用钢筋机械接头(套筒挤压接头、锥螺纹接头、镦粗直螺纹接头等)。
三、预应力钢筋的加工制作
1.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分批验收,并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
(1)钢丝:分批检验时每批应不大于60t,检验时应先从每批中抽查5%且不少于5盘,进行表面质量检查。
(2)钢绞线:分批检验时每批应不大于60t,检验时应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并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组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
(3)热轧带肋钢筋:分批检验时每批应不大于100t,对表面质量应逐根目视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在每批中任选2根钢筋截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
2.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结构的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厚度、千斤顶长度、焊接接头或镦头预留量、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张拉伸长值和外露长度等因素。
3.预应力筋的下料,应采用切断机或砂轮锯切断,严禁采用电弧切割。
4.高强钢丝的镦头宜采用液压冷镦,镦头前应确认钢丝的可镦性,钢丝镦头的强度不得低于钢丝强度标准值的98%.
5.预应力筋由多根钢丝或钢绞线组成时,同束内应采用强度相等的预应力钢材。编束时,应逐根理顺,绑扎牢固,防止互相缠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