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除了直接投资兴办“三资企业”外,还有其他一些方式。
1)来料加工或配套协作。来料加工是指由外方投资者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料、辅料、元件、零件,由我方企业按对方要求的质量、规格、款式,把加工装配好的成品交给对方的合作形式。配套协作是指为骨干产品生产零配件,形成固定的经济协作关系。
2)技术转让与技术服务。我方企业为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采取有偿转让方式,将对方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新产品设计、新材料、先进配方等等引进我国。
3)生产联合体。以一个主产品和骨干企业为主,为同一个目的或多个目的,由中外企业参加的以合同、协议为制约,组成的松散的、半紧密的、紧密的企业联合体。如生产型联合体、原材料产地和生产加工企业的供销联合体、产供销型结合体等等。
4)联牌生产。又称挂牌生产,国内企业引进国外名牌优质产品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技术管理人才,按名牌产品质量标准、工艺进行生产,挂名牌产品的商标进行销售。
5)租赁经营,又称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移交—经营—移交”。是在不改变我国政府或企业所有权的前提下,将我国的基础设施或企业厂房、设备全部或部分有期限地租赁给国外承包单位或个人,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承租方要依照合同约定,对基础设施或企业实行自主经营,按期向出租方交纳租金,在规定的期限届满后,承租方退出经营,将基础设施或企业归还我国的所有者。
6)企业兼并。是指外商通过注入资金获得我国企业资产的部分或全部所有权和经营权,包括外资并购方和我国被并购方通过谈判达成协议进行收购,外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或拍卖市场进行收购等等。
7)企业联合,又称新设合并。是指外国企业与我国企业通过协商合并,在不经过复杂清算程序的情况下,设立一个新的企业,同时注销合并各方的原有企业。
8)补偿贸易。国内企业向国外企业赊购技术和设备,用生产的产品偿还本息。用作补偿的产品,原则上应该是使用引进的设备、技术直接生产的产品,必要时经双方协商,也可以用其他产品偿还。
9)合作开发。外商投入资金、技术和人员与我国企业共同勘探和开发我国境内的矿产资源。
10)BOT(BUILD-OPERATE-TRANSFER)投资方式。即“建设—经营—移交”。是政府同外商投资的项目公司签订合同,由项目公司筹资和建设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公司在协议期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这项设施,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用,回收投资并取得一定的利润。协议期满后,这项设施的所有权无偿移交给政府。BOT方式主要用于发展收费公路、发电厂、铁路、废水处理设施和城市地铁等基础设施项目。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