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随后这个概念逐渐被更多的官方文件使用。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清晰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国家所普遍认同。
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了人类的代际关系,即这一代与后一代人的关系问题。与此相关联,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再一次提到了人类的面前。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以未来的发展规范现在的行动;换言之,就是使发展成为在今天是现实的、合理的,同时又能使明天的发展获得可能的空间和条件。因此,可持续发展也是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是肯定发展的必要性。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二是显示了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也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三是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保护和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当代人应尽的责任。四是在代际公平的基础上提出了代内公平的概念。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前提。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修复责任。

- · 咨询工程师《分析评价》核心考点:建设方案研究与比选概述
- · 咨询工程师《分析评价》核心考点:项目申请书(报告)的编制内容与要求
- · 企业发展规划要对近中远期进行全面部署,以近中期为主,兼顾长远发展,这体现了企业发展规划的( )原则。
- · 产业规划要对形势和环境有正确的判断,对市场走势有准确的把握,对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动态要有敏感的警觉,体现了产业规划编制的( )原则。
- · 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按照( )的原则,统筹各类区域基础设施布局,线性基础设 施尽量并线,明确重大基础设施廊道布局要求,减少对国土空间的分割和过度占用。
- · 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按照( )的原则,统筹各类区域基础设施布局,线性基础设施尽量并线,明确重大基础设施廊道布局要求,减少对国土空间的分割和过度占用。
- ·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政府的职责和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 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按照( ),构建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 · 2022咨询宏观经济重点: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二)【必学考点】
- · 2022咨询宏观经济重点: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必学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