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
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往往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实施效果。正当的或适度的组织和个人的参与能推动项目的建设实施,不当的或过度的组织和个人参与会阻碍项目的顺利实施,甚至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社会正常生活。公众参与项目的主要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可以分类如下:
1.自主性参与和动员性参与;
又称主动性参与和被动性参与。自主性参与是指在项目计划和实施过程中参与者主动地、自发地进行的参与,而动员性参与则是指在项目计划和实施过程中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动员或胁迫下进行的参与。自主性参与一般更能反映参与者的参与意识和民主程度。但在实际中,自主性参与和动员性参与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很多参与都是自主性参与和动员性参与的混合,如部分利益相关者不愿意参与,但经有关领导和群众的劝说动员后就有可能主动地参与,配合有关组织做好有关项目的实施工作。二者也会相互转化,最初的自主性参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操纵为动员性参与,原来的动员性参与也可能逐渐变为主动地参与。
2.组织化参与和个体化参与;
组织化参与是指利益相关者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的参与,个体化参与是指以个人方式进行的参与。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组织化参与比个体化参与往往更加富有成效。首先,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尤其是重大项目,人力、财力上的消耗很大,仅靠个人恐无力承担,每一阶段的顺利推进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政府组织。其次,个人参与往往缺乏足够分量,难以引起重视。个体化参与往往只重视眼前利益,看不到影响社区全体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有组织的参与由于精英人物的领导,往往能看到那些影响公众长远利益、整体利益的深层次因素。因此,有组织的参与才能更好地维护和促进社会公众的共同长远利益,效果更加明显。
3.目标性参与和手段性参与;
目标性参与是指参与具有明确的目标,人们进行这类参与是为了在参与中实现相应的目标。在项目计划和实施过程中,目标性参与更多地表现为广大群众主动地服从整体利益的需要,主动地投入到项目计划和实施工作中来,通过勤奋工作,把项目计划和实施工作作为自身的追求和目标。而手段性参与则不然,参与者主要把它作为实现其政治、经济及其他目标的手段,参与本身不是目的。一般来说,目标性参与反映了参与者具有更多更强的参与意识,而对于手段性参与来说,如果假定的参与者能通过其他途径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就有可能不进行参与。但在项目计划和实施过程中,往往很难清楚地区分参与的目标性和手段性,很多参与既是目标性参与又是手段性参与。
4、支持性参与和非理性参与;
支持性参与是指利益相关者为了表示对项目的支持和拥护而进行的参与,至少不是持反对态度的参与。非理性参与主要是指利益相关者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而进行的参与,是一种反对态度的参与。
5、制度化参与和非制度化参与;
制度化参与是指利益相关者按照制度规定的要求所进行的参与活动,制度化参与寓于合法参与之中。非制度化参与则是指参与者不按制度规定的程序或要求而进行的参与活动。大量非制度化参与都是非法参与,但并非全部如此。制度化参与除了强调参与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之外,同时也强调必须符合法律、制度规定的有关程序和步骤。合法参与未必完全是制度化参与。如民众越级反映情况的现象,并不违反法律,但是不符合正当程序,因此是合法参与,但同时是非制度化参与。

- · 关于2025年度重庆咨询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的通告
- · 重庆2024年度咨询工程师(投资)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的通告
- · 关于印发重庆市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 · 泰州人社网公布:江苏2020年咨询工程师考试报名时间8月3日-12日
- · 2020咨询工程师《政策与规划》考点:规划编制的一般程序
- · 2019年咨询工程师《政策与规划》第六章知识点:规划编制的一般程序
- · 2015年咨询工程师知识点:工程咨询单位风险管理
- · 2015年咨询工程师:财务效益的确定
- · 2015年咨询工程师《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每日一练9.19
- · 2015年咨询工程师《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每日一练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