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
(三个方面——产出、就业、价格,非常重要)
(一)产出的衡量(七个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GDP)
(三内涵、三概念、三方法)
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概念内涵(三个内涵)
注意,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价值形态:货物、服务的增加值之和
收入形态:分配给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产品形态:常住单位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进口价值
概念辨析(三概念)
名义 GDP,用实际(当年)市场价格衡量的 GDP
实际 GDP,用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 GDP
潜在 GDP(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值),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取决于投入和技术效率,是价格相对稳定时经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统计核算方法(三方法)
生产法(三个产业)——增加值
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
收入法(6 项生产要素)
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折旧+间接税
支出法(4 项支出类型)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2、国民生产总值(GNP)
概念要点
考虑了国外的影响
计算公式
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对国外的要素支付
【重点难点辨析】
GDP 是按国境原则计算的,只要其经济活动是领土范围内,不管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居民都要计算在内;GNP 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只要是本国居民,不管生活在本地还是外地,其经济活动都要计算在内。
因此,有公式:
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对国外的要素支付
3、其他衡量产出与收入的指标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GDP)—折旧
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
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净值(NNP)—企业间接税
国民收入是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四项的总和
个人收入(PI)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NI)—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红利+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NI 三减三加)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PI)—个人税收
(二)就业与失业的衡量
就业与产出的关系——呈正相关
产出上升——劳动需求上升——就业率上升
产出下降——劳动需求下降——就业率下降
1、就业失业的统计概念
失业率
公式:失业人口÷总劳动力人口 内涵:衡量想要工作的人中没有工作的人的比例
2、失业的类型
(1)按失业原因分类
摩擦性失业——职位变换(供求总体可能平衡,充分就业时也会发生)
结构性失业——供给需求不匹配(供求总体平衡时,充分就业时也会发生)
周期性失业(需求不足失业)——发生在经济衰退时,总供需不平衡
3、充分就业和充分就业失业率
(1)充分就业不等于零失业率,因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无法避免。
(2)充分就业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周期性失业率为零时的失业率,即摩擦性失业率+结构性失业
率之和。充分就业失业率下的实际产出就是经济的潜在产出。
(三)价格水平变动的衡量
1、通胀
(1)通货膨胀的概念
一般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上升或货币价值持续下降。
(2)通货膨胀的类型(3 种)
温和的通货膨胀(爬行式)——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小于 10%
严重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 10%~100%
恶性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度大于 100%
(3)通货膨胀的成因(4 种)
需求拉动型——需求过度增长
成本推动型——供给方面成本提高
需求拉动与成本推进动相互作用型
结构性——经济结构不平衡
2、衡量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三指标)
消费物价指数(CPI)——衡量消费者支出
生产价格指数(PPI)——衡量生产或批发环节价格
GDP 平减指数=名义 GDP/实际 GDP

- · 备考2022年咨询工程师考试的考生这些要知道
- · 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与政策发展规划应该怎么学?
- · 2022咨询宏观经济重点:税收概述【必学考点】
- · 2022咨询宏观经济重点: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二)【必学考点】
- · 2022咨询宏观经济重点: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一)【必学考点】
- · 2022咨询宏观经济重点: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必学考点】
- · 2022咨询宏观经济重点: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二)【必学考点】
- · 2022咨询宏观经济重点: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必学考点】
- · 2020咨询工程政策规划考前必学:银保监会
- · 2020咨询工程政策规划考前必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目标与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