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安全评价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安全文明知识复习资料:新工人安全生产须知(工人进场培训)有哪

2015-11-11 16:31 来源:来源于网络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新工人安全生产须知(工人进场培训)有哪些?

  1.新工人进入工地前必须认真学习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未经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操作。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

  3.在没有防护设施的2m高处,悬崖和陡坡施工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4.高空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5.不懂电器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6.建筑材料和构件要堆放整齐稳妥,不要过高。

  7.危险区域要有明显标志,要采取防护措施,夜间要设红灯示警。

  8.在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9.特殊工种(电工、焊工、司炉工、爆破工、起重及打桩司机和指挥、架子工、各种机动车辆司机等)必须经过有关部门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

  10.施工现场禁止穿拖鞋、高跟鞋、赤脚和易滑、带钉的鞋和赤膊操作。

  11.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告牌、脚手架连接铅丝或连接件不得擅自拆除,需要拆除必须经过加固后经施工负责人同意。

  12.施工现场的洞、坑、井架、升降口、漏斗等危险处,应有防护措施并有明显标志。

  13.任何人不准向下、向上乱丢材、物、垃圾、工具等。不准随意开动一切机械。操作中思想要集中,不准开玩笑,做私活。

  14.不准坐在脚手架防护栏杆上休息和在脚手架上睡觉。

  15.手推车装运物料,应注意平稳,掌握重心,不得猛跑或撒把溜放。

  16.拆下的脚手架、钢模板、轧头或木模、支撑要及时整理,圆钉要及时拔除。

  17.砌墙斩砖要朝里斩,不准朝外斩。防止碎砖堕落伤人。

  18.工具用好后要随时装入工具袋。

  19.不准在井架内穿行;不准在井架提升后不采取安全措施到下面去清理砂浆、混凝土等杂物;不准吊篮久停空中;下班后吊篮必须放在地面处,且切断电源。

  20.脚手架上霜、雪、泥等要及时清扫。

  21.脚手板两端间要扎牢,防止空头板(竹脚手片应四点扎牢)。

  22.脚手架超载危险:

  砌筑脚手架均布荷载每平方米不得超过270kg,即在脚手架上堆放标准砖不得超过单行侧放三侧高。20孔多孔砖不得超过单行侧放四侧高,非承重三孔砖不得超过单行平放五皮高。只允许二排脚手架上同时堆放。

  脚手架连接物拆除危险;

  坐在防护栏杆上休息危险;

  搭、拆脚手架,井字架不系安全带危险。

  23.单梯上部要扎牢,下部要有防滑措施。

  24.挂梯上部要挂牢,下部要绑扎。

  25.人字梯中间要扎牢,下部要有防滑措施,不准人坐在上面,骑马式移动。

  26.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严禁患有高血压、贫血症、严重心脏病、精神症、癫痫病、深度近视眼在500度以上人员,以及经医生检查认为不适合高空作业的人员,从事高空作业。对井架,起重工等从事高空作业工种人员的要每年体检一次。

  1)在平台、屋沿口操作时,面部要朝外,系好安全带。

  2)高处作业不要用力过猛,防止失去平衡而坠落。

  3)在平台等处拆木模撬棒要朝里,不要向外,防止人向外坠落。

  4)遇有暴雨、浓雾和六级以上的强风应停止室外作业。

  5)夜间施工必须要有充分的照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建设工程教育网网校名师通过对近年来考试命题分析,研判命题规律,科学圈定复习范围;紧扣考试大纲,传授复习要领和备考策略。

责任编辑:cj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