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安全卫生对策措施
通过前面分析可知,离子膜烧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危险、毒性危险等。因此在过程建设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标准,任何忽视或降低标准的行为,都会留下安全隐患,给日后安全运转带来危害。在此提出的对策措施也主要针对这些主要的危险危害因素,针对其他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限于篇幅,不进行讨论。
防毒对策措施
本装置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和使用了一些有毒介质,如氯气、氯化氢、氯化钡、氢氧化钠、硫酸及氨气等,特别是氯气,由于氯气的毒性高的特性,是重点防范对象。
(1)工艺参数选择:
应当注意工艺参数的选择及量的控制,在满足生产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低温、低压操作条件,减小氯气的泄漏等。
(2)设备材质选型:
为使泄漏的可能性降至最低,要注意设备和材质的选择。通过其他装置及同类工程的实践经验以及装置设计知识,设备应能保证完整密闭性。具体的措施应包括:较高容器设计裕量、较高管道设计等级及较高一级压力等级的关键管道等。
(3)报警及安全联锁:
对特殊工段及岗位,如有毒物料在不正常操作时的排出口、取样口、贮罐阀、输送泵及压缩机等处可能泄漏或聚积有毒气体的地方,需设置有毒气体探测器;在控制室、配电室与有毒物料的设备相距30米以内,宜设相应的有毒气体探测器等。
(4)隔离体设置:
设有操作岗位的地方,如控制室、配电室、操作间及实验室等建筑物应设有正压通风系统,并可承受一定外压,进风口处有活性炭吸附器。离子膜电解槽、高纯盐酸合成炉、烧碱贮罐、液氯贮罐等设备的输送管线应设置泄漏探测系统。液氯贮罐应装有事故泄料管线,万一泄漏时,能迅速地将系统内的物料排空到一个事故泄料罐,防止事故的扩大。
(5)加强个体防护:
在所有人身可能接触到有害物质而引起烧伤、刺激或伤害皮肤的区域内,均设紧急淋浴器和洗眼器;除防护眼镜、手套、洗眼淋浴器等一般防护外,还应设有专用的防毒面具;对关键操作强制使用人员防护设备,例如空气呼吸面具、全身PVC防护服、手套和防护镜等等。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