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技术创新滞后危及建企生存

2005-06-16 00:00    【  【打印】【我要纠错】

    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缺失,研发资金匮乏,自有优势技术和专利技术严重短缺……建设部日前披露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滞后危及建企生存编者按:
  近日,本报记者从建设部获知,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为更好地了解我国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入世后建筑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创新机制,促进建筑业企业通过技术进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组织了建筑施工领域及施工企业技术进步相关问题的研究,并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对部分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者以问卷方式调查了包括建筑施工企业148家、设计企业2家、监理企业1家共151家建筑业企业。其中具备一级以上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123家,占81.46%,涉及房屋、市政、公路等10个专业领域。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国外相比,我国建筑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差距,难以适应入世后所面临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因此,我国建筑企业能否只争朝夕建立并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是一个涉及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课题。现将此项调查的主要结果报道如下,以供建筑业企业在探讨本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时参考。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不久前所进行的一项关于技术创新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了解国内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建筑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条件、对技术进步的认识以及技术创新机制建立的情况,客观反映当前我国建筑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分析与国外建筑业企业技术水平的差距,以便为建立完善建筑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技术政策提供依据。
  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建筑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企业在技术创新问题上一改过去的“等、靠、要”思想,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新的技术创新体制。建筑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以往大为改善,而且建筑业企业也逐步意识到技术创新水平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但是,此次调查也反映出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首先,建筑业企业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难以形成技术创新规模优势。调查显示,企业的技术支持资源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信息交流,而外部技术成果转化吸收、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和委托开发所占比例很小,创新技术在企业间流动不畅。
  其次,建筑业企业技术研发的资金和技术人员缺乏,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从技术研发资金来源上看,建筑业企业主要依靠企业自筹资金方式,合作与融资方式所占比例很小。在资金投入上,58%的被调查企业的研发投入占产值比例小于0.5%,33%的企业介于0.5-2%,只有9%的企业能达到2%以上。从技术人员配置方面看,虽然大多数建筑企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以往已有很大改善,但这些技术人员中的大多数是在施工现场服务的技术人员,只有小部分是真正从事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实际上,在技术条件状况相对较好的大中型建筑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技术人员也还不到职工总数的2%,发达国家在此方面要比我们高5-6倍。大多数被调查企业都认为自己拥有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操作层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今后一定时期内的需要。正是因为大多数建筑企业的技术研发渠道单一,投资量少,技术人才储备薄弱,这就造成我国建筑业技术开发投入的总体不足。
  第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技术创新的认识不够,技术创新意识不强。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技术人员配置以及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这些方面的具体情况与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有直接关系。而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的领导普遍看重企业当前的利益,重视产值规模、数量,轻视建造技术含量,没有真正意识到技术创新带动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第四,建筑行业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大多数建筑企业认为,市场竞争需要是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在项目招投标中,经济标价格和不规范操作起主导作用,技术标水平排在第三位。不规范操作对市场竞争带来的副作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工作的热情。在影响企业取得资质的因素中,企业技术水平仅仅排在倒数第二位。影响工程评奖因素中,项目的技术水平只排在第四位。由此不难看出,很多企业在谋求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忽视技术创新,因为是否采取技术创新手段与企业的生死存亡无关。
  最后,企业还缺乏自有优势技术和专利技术。调查结果显示,45%被调查企业拥有自己的工法和专利,55%企业没有自己的工法和专利。研发创新技术、发展自己的优势技术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我国建筑企业仍然普遍缺少优势技术和专利技术。
  产生上述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对此,建筑科学院调研人员作了如下的分析。
  管理体制落后,研发资金和技术人员不能合理利用和引进,这是企业难以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的“硬伤”。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功能和效益。在调研中,很多建筑企业都表示,影响国有建筑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体制问题。经营机制不活、劳动力过剩、包袱过重以及设备老化等问题是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绊脚石”。研发费用过低和技术人员数量少,使企业应有的技术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与此同时,一些发展迅速、规模较大的民营建筑企业实实在在地投入到与公司发展息息相关的科技项目的开发应用上。如江苏南通四建2001年科研开发投入15万元,科技应用投入175万元,科技奖励投入111.62万元,科技投入总量占利润比例的72.37%。
  技术市场的不完善、技术成果转化缓慢、技术创新的潜在风险是没有形成技术创新规模优势的主要原因。由于建筑业技术具有一定开放性的特点,技术创新企业没有足够的实力垄断技术,更不愿看到自己的技术创新产品被竞争对手运用,使得研发技术在企业间的流动不畅。技术创新的研发、转让都存在相当大的市场风险,技术创新企业与跟进企业的利益的差别不大,致使大多数企业更倾向于实施风险小的跟进战略。
  根据上述分析,调研者提出了建立与完善技术创新机制的建议。他们认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市场政策导向是根本。只有加快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引导,突出坚持技术进步、科技创新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才能推动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将技术创新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同时,鼓励在工程项目评奖评优中突出技术创新,也将会提高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
  合作机制缺失,研发资金匮乏,自有优势技术和专利技术严重短缺……建设部日前披露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滞后危及建企生存编者按:
  近日,本报记者从建设部获知,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为更好地了解我国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入世后建筑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创新机制,促进建筑业企业通过技术进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组织了建筑施工领域及施工企业技术进步相关问题的研究,并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对部分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者以问卷方式调查了包括建筑施工企业148家、设计企业2家、监理企业1家共151家建筑业企业。其中具备一级以上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123家,占81.46%,涉及房屋、市政、公路等10个专业领域。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国外相比,我国建筑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差距,难以适应入世后所面临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因此,我国建筑企业能否只争朝夕建立并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是一个涉及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课题。现将此项调查的主要结果报道如下,以供建筑业企业在探讨本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时参考。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不久前所进行的一项关于技术创新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了解国内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建筑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条件、对技术进步的认识以及技术创新机制建立的情况,客观反映当前我国建筑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分析与国外建筑业企业技术水平的差距,以便为建立完善建筑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技术政策提供依据。
  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建筑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企业在技术创新问题上一改过去的“等、靠、要”思想,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新的技术创新体制。建筑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以往大为改善,而且建筑业企业也逐步意识到技术创新水平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但是,此次调查也反映出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首先,建筑业企业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难以形成技术创新规模优势。调查显示,企业的技术支持资源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信息交流,而外部技术成果转化吸收、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和委托开发所占比例很小,创新技术在企业间流动不畅。
  其次,建筑业企业技术研发的资金和技术人员缺乏,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从技术研发资金来源上看,建筑业企业主要依靠企业自筹资金方式,合作与融资方式所占比例很小。在资金投入上,58%的被调查企业的研发投入占产值比例小于0.5%,33%的企业介于0.5-2%,只有9%的企业能达到2%以上。从技术人员配置方面看,虽然大多数建筑企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以往已有很大改善,但这些技术人员中的大多数是在施工现场服务的技术人员,只有小部分是真正从事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实际上,在技术条件状况相对较好的大中型建筑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技术人员也还不到职工总数的2%,发达国家在此方面要比我们高5-6倍。大多数被调查企业都认为自己拥有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操作层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今后一定时期内的需要。正是因为大多数建筑企业的技术研发渠道单一,投资量少,技术人才储备薄弱,这就造成我国建筑业技术开发投入的总体不足。
  第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技术创新的认识不够,技术创新意识不强。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技术人员配置以及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这些方面的具体情况与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有直接关系。而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的领导普遍看重企业当前的利益,重视产值规模、数量,轻视建造技术含量,没有真正意识到技术创新带动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第四,建筑行业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大多数建筑企业认为,市场竞争需要是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在项目招投标中,经济标价格和不规范操作起主导作用,技术标水平排在第三位。不规范操作对市场竞争带来的副作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工作的热情。在影响企业取得资质的因素中,企业技术水平仅仅排在倒数第二位。影响工程评奖因素中,项目的技术水平只排在第四位。由此不难看出,很多企业在谋求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忽视技术创新,因为是否采取技术创新手段与企业的生死存亡无关。
  最后,企业还缺乏自有优势技术和专利技术。调查结果显示,45%被调查企业拥有自己的工法和专利,55%企业没有自己的工法和专利。研发创新技术、发展自己的优势技术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我国建筑企业仍然普遍缺少优势技术和专利技术。
  产生上述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对此,建筑科学院调研人员作了如下的分析。
  管理体制落后,研发资金和技术人员不能合理利用和引进,这是企业难以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的“硬伤”。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功能和效益。在调研中,很多建筑企业都表示,影响国有建筑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体制问题。经营机制不活、劳动力过剩、包袱过重以及设备老化等问题是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绊脚石”。研发费用过低和技术人员数量少,使企业应有的技术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与此同时,一些发展迅速、规模较大的民营建筑企业实实在在地投入到与公司发展息息相关的科技项目的开发应用上。如江苏南通四建2001年科研开发投入15万元,科技应用投入175万元,科技奖励投入111.62万元,科技投入总量占利润比例的72.37%。
  技术市场的不完善、技术成果转化缓慢、技术创新的潜在风险是没有形成技术创新规模优势的主要原因。由于建筑业技术具有一定开放性的特点,技术创新企业没有足够的实力垄断技术,更不愿看到自己的技术创新产品被竞争对手运用,使得研发技术在企业间的流动不畅。技术创新的研发、转让都存在相当大的市场风险,技术创新企业与跟进企业的利益的差别不大,致使大多数企业更倾向于实施风险小的跟进战略。
  根据上述分析,调研者提出了建立与完善技术创新机制的建议。他们认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市场政策导向是根本。只有加快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引导,突出坚持技术进步、科技创新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才能推动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将技术创新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同时,鼓励在工程项目评奖评优中突出技术创新,也将会提高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
延伸阅读:技术创新 生存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