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其他相关 > 正文

评标办法哪个更好?

2005-07-26 00:00    【  【打印】【我要纠错】

    江苏省从2004年4月1日起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办法。

    办法规定,评标可以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和“综合评分评估法”。“综合评分评估法”是我国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方法,在商务标、技术标合格的条件下,将工程报价、工程质量、施工工期、企业信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分别打分,得分最高者中标。“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目前国际通行的一种评标办法,在商务标、技术标合格的条件下,报价最低的单位中标。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基建财务的管理工作,参与了各类工程的招标活动,从一年来的施行情况看,采用“综合评分评估法”评标的占大多数,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还相对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建设方难以操控招标结果,有的建设方不愿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主要考虑的是投标人的投标报价,而“综合评分评估法”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分数是主观评分,建设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招标文件中加入有利于某个单位的条款,进而操纵投标结果。

    地方和行业保护主义严重。除了地区间的地方保护外,行业内保护也比较严重,许多行业主管部门都与其业内的施工单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让本地区、本行业的施工单位“有饭可吃”,往往不愿选择“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

    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投资结构不利于“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推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以及交通、市政、水利、农田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是由政府投资的,由于用的不是自己的钱,花多花少都是由政府承担,不需要为筹资而烦恼,因此,许多建设单位在招投标时,往往不去研究评标办法,不去考虑如何节约资金,常常按习惯办事,选用常用的“综合评分评估法”评标。

    专家库设计不合理影响了“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的实施。低价中标的前提是必须先对投标方案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在商务标、技术标都合格的条件下,方能选择最低价中标。这就对参与评审的专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专业要对口,技术要精,而且责任心要强。目前的专家库设计很不合理,一是以市(县)为设置单位,范围太小,专家的选择面太窄,抽来抽去都是那几个老面孔;二是对门类的划分不清或不太细,随机抽取的专家不能满足特定项目评审的要求;三是对专家缺乏有效的考核监督手段,致使那些业务不精、责任心不强的专家,仍然在专家库中,他们评标时往往是凭自己的印象打分,未能对施工单位的方案设计做出综合、认真的评价。

    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市场经济法则在招投标活动中的运用,因此,笔者建议应采取以下措施对招投标制度加以完善。

    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主管部门、中介机构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大力宣传招投标法律、法规,促进落实。

    建立统一的招投标市场平台。各地区应打破行业、地区封锁,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招投标有形市场,各部门的各种招投标活动都必须进入该市场按统一办法、统一标准、统一监管进行招标。

    大力推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凡政府投资的项目应明确规定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

    改善投资结构。除对国家安全有影响的项目外,政府投资的其他项目应积极采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充分吸收民营资本参与建设。民营资本参与一方面有助于减轻政府投资的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市场经济法则在建设过程中(包括在招投标活动中)发挥作用。

    完善评标专家库建设。扩大专家库设置范围,以省为单位,建立统一的专家库,并实行全国联网;进一步细化专家分类,便于各类工程随机抽取对口的专家;完善对专家的考核监督机制,将考核细则上网公布,并要求各地招标组织机构应及时将专家在评审活动中的情况反馈到专家库,对那些业务不精、责任心不强的专家,一经发现,应立即清除出专家库。

延伸阅读:评标 办法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