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工程管理 > 正文

试谈安全管理中的决策问题

2007-01-31 15:28    【  【打印】【我要纠错】

  高科技的运用和管理能力的提高是时代不断进步的两个车轮,也是安全生产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途径,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类似建筑业等传统行业,现阶段投入大量资金去使用监控系统、建立微机网络等高科技手段进行安全管理,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提高管理能力便成了当务之急。管理的核心是决策,科学的决策是管理科学化的前提,因此提高管理能力要从决策入手。

  决策是根据既定的目标和要求,从多种可能的判断和方案中,选择可行的、满意的方案。安全决策是指根据安全生产的特点,按照安全规范、标准和要求,选用安全科学理论分析信息资料,提出各种安全措施方案,经过评价,从中选择最优控制方案并予以实施的过程。

  根据不同特点,可以把安全决策分为五类:

  一是全局性安全决策。主要是为健全、改善和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方面的决策。

  二是企业安全管理决策。主要是为健全、改善和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方面的决策。

  三是工程项目安全决策。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和措施所进行的安全论证、审核与分析评价方面的决策。

  四是事故预防决策。为防止不稳定因素转化为事故而采取的决策。

  五是事故处理决策。在事故发生后的调查、分析、处理及改善方面的决策。

  决策本身是一个过程,它是建立在对所需要解决问题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判定方案、分析评价以及选定最佳方案完成的。可以细化为八个阶段:

  一是发现安全问题阶段。就是发现应有现象和实际现象之间出现的差距。决策者的任务就是根据既定目标,积极收集和整理信息情报并发现差距,确认问题。

  二是确定安全目标阶段。目标有三个特点:

  1.可以计量成果;

  2.有规定的时间;

  3.可以确定责任?

  三是确定安全价值准则阶段。确定价值准则是为了落实目标,作为以后评价和选择方案的基本判据。要把目标分解为若干层次的、确定的价值指标,并进行取舍。

  四是制订安全措施方案阶段。这是寻找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对方案的有效性,只有进行比较才能鉴别,所以必须制订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五是分析与评价阶段。建立各种方案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其结果进行评估。

  六是方案比较选择阶段。在进行判断时,对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权衡利弊,然后选取其一、或综合为一。

  七是试验证实阶段。方案确定后要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再全面普遍实施,如果不行,则必须反馈回去,进行决策修正。

  八是普遍实现阶段。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反馈工作,检查与目标偏离的情况,以便及时纠正偏差。

  安全决策表述起来并不复杂,但在实际操作中是有一定难度的,必须注意以下要点:

  一、将长期的安全管理规划与短期的安全管理相结合。采取何种安全管理方案不是权宜之计,它必须融于安全管理的长期轨道中,使一些决策成为安全管理长远发展的组成部分,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状况等因素要结合考虑。安全系统是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协调系统,决策时必须全面看待问题,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和最适宜的方案。

  三、要处理好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关系,既要保证系统安全,又要促进生产发展,还要保证损失最小化,以最少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避免较大的损失。

  四、综合运用各种评价与分析方法。决策不能光凭个人经验,还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如在发现问题阶段可以使用系统分析方法,在确定安全目标阶段可以使用调查和预测方法,在确定安全价值阶段则可以使用环境分析方法等。一般常用的分析方法还有:比较法,包括效益分析、价值工程评价等;专家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定量分析法,包括决策树法、决策矩阵法等。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必须注意提高决策能力,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到局部,作出周密的协调和控制,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防范事故的发生,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延伸阅读:安全 管理 决策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