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建筑电气 > 正文

提高农网可靠性及安全性的措施

2007-05-09 17:23    【  【打印】【我要纠错】

  作为农村两网改造的试点县区,早已完成了农村电网的改造并实行了同网同价,在农网改造中,把加强农村电网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放在重要位置。以下主要谈谈农网建设中我们加强农村电网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的几点做法:

  1、合理的配网结构

  (1)双电源点:

  我区原有220kV变电所一个,110kV变电所一个,35kV变电所三个,有35kV线路9条。农网改造中又新建了35kV变一个、35kV线路一条,约2.1km,改造了35kV线路约10km,使每个变电所保证有两个电源点供电。部分变电所之间形成环网形式,增加了变电所供电的可靠性。

  (2)配网的环网连接:

  农网改造中我们新建了10kV线路约41.8km,改造了6.22km,新装了真空断路器约15台,以上大规模的改造与新建,进一步使从不同开关站(变电所)连接的10kV干线末端通过开关和单刀,形成环网结构,同时在每一条主线中间用真空断路器和闸刀进行分段,以缩小故障及检修时的停电范围,从不同公用变出来的两条低压主干线末端,也通过开关和刀闸进行联接,使低压线路也连成环网结构。以上改造进一步加强了农网的互联互供能力,缩小了故障及检修时的停电范围,增加了电网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3)加强农网规划,增加导线线径,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裕度:

  农网改造中对所有的高低压配网及农村公用变进一步加强规划及设计,主管部门严格把关;改造中科学的增大了导线线径,农村10kV线路主干线基本上用150mm2导线或120mm2导线,农村公用变出线电缆用95mm2,综合线主线70mm2,分支线50mm2;农业线25mm2;路灯线25mm2;同时减少农村公用变的供电半径,单台配变设置供电半径,一般小于500m,负荷集中的集镇和村庄其供电半径小于300m,山区小于800m;接户线采用1—2户不小于10mm2铝塑线,3—4户不小于16mm2铝塑线,5—6户不小于25mm2铝塑线,配网线径的增加使电网的供电能力大大加强。

  2、科技领先,加强技术措施,大力推广使用新产品

  (1)在农村电网改造中逐步使用高压电缆及绝缘导线。我局在农网改造中使用不同规格的电缆约2.96km,在安全距离不够处使用绝缘线,规格从35—120mm2,低压绝缘线,规格从35—95mm2,使故障率大为降低,对电网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提高起到了较大了作用。

  (2)用棒式绝缘子替换针式绝缘子,针式绝缘子因耐压能力差,在雷雨季节,经常发生击穿,引起单相接地,且故障点不易寻找,延长了停电时间,用棒式绝缘子后,情况大有好转。

  (3)用真空断路器替换油断路器。真空断路器技术性能及安全性远远高于油断路器。

  (4)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替换阀式避雷器,以增强线路避雷和防止过电压的能力。

  (5)采用全密封式变压器:

  原S7型变压器,投入运行后,使变压器吸入太多的水分,影响变压器的寿命和运行安全。现在,逐步使用全密封式变压器,此类变压器安全、可靠、经济,应用以后我们变压器的事故有所减少。

  3、实现配网自动化和计算机管理

  (1)调度自动化:

  实现配网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必然趋势,在目前条件下,我们首先使开关站和变电所实现了调度自动化。开关站的远动情况是:遥分,遥合,开关合分状态,各种信号继电器的信号量,10kV母线电压及10kV进出线电流。终端RTU采用RTS-200型交流采样分布式模块化结构,调度端为SWJ-700型系统,无线通道,附有一部无线电话。

  (2)MIS开发:

  MIS的开发,从管理上保证供电可靠性。MIS中的关键是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即要有一张好的地图。在地图上几乎标出了每一根电杆的位置,待开发成功后,我们将把全局各供电所、变电所、调度室等全部用光缆连接起来,做到信息共享。这使配网在规划、故障点的定位、停电范围的显示、找配网的薄弱环节等等起了较大的作用。

  农网改造中,进一步健全了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了可靠性统计与分析,对检修、项目实行周停电计划。使农村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大大加强,农村电网的可靠性从1998年的0.99528增加到0.99689,同时事故也大大减少了。

延伸阅读:建筑 农网 可靠性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