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程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环保工程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2009年环保工程师考试:气态污染控制系统设计练习题(四)

2008-12-05 10:02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1、下列条件的改变可以起到减少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作用的有( )
  A.采用直接喷射实现分层燃烧
  B.改变燃烧室的形状,增大燃烧室的面容比
  C.提高燃烧室的壁面温度
  D.增大点火能量以及调整化油器的结构
  标准答案:a,c,d

  2、下列控制措施能够起到减少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作用的有( )
  A.使用无铅汽油
  B.淘汰尾气污染严重汽车
  C.对在用汽车安装净化器
  D.汽车的日常维护保养
  标准答案:a,b,c,d

  3、下列关于三元催化反应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能使CO、碳氢化合物和NOx三种有害成分同时得到净化
  B.要求把空燃比精确地控制在理论空燃比附近的最佳范围内
  C.既适用于汽油机也适用于柴油机
  D.净化与经济性都比较好,但存在成本费用昂贵的问题
  标准答案:a,b,d

  4、板式塔内沿塔高装有若干层塔板(或称塔盘),液体靠重力作用由顶部逐板流向塔底,并在多块板上形成流动的液层;气体则靠( )推动,由塔底向上依次穿过各塔板上的液层而流向塔顶。
  A.惯性
  B.摩擦力
  C.重力
  D.压强差
  标准答案:d

  5、吸收装置的选型基本要求:气-液之间( ),吸收阻力小,吸收效率高。
  A.扰动平缓
  B.接触面积小
  C.扰动剧烈
  D.接触面积适当
  标准答案:c

  6、在对气态污染物净化的实际工程中,大量使用( )。
  A.填料塔
  B.喷淋塔
  C.板式塔
  D.鼓泡式反应器
  标准答案:b

  7、( )结构简单,投资少,处理规模可大可小,应用广泛。
  A.空塔
  B.移动床
  C.流化床
  D.固定床
  标准答案:d

  8、( )是干法脱硫。
  A.典活性炭吸附法
  B.炉内喷钙法
  C.电子束法
  D.碱式硫酸铝法
  标准答案:a,b,c

  9、湿式石灰石-石膏法FGD系统设计的自然条件参数包括( )
  A.纬度
  B.压力
  C.温度
  D.相对湿度
  标准答案:b,c,d

  10、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很多;( )浆液PH等因素。
  A.烟气量
  B.烟气温度
  C.气液接触时间
  D.烟气进口二氧化硫浓度
  标准答案:a,b,c,d

  11、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技术中,在喷雾干燥吸收器内完成的工艺流程有( )
  A.吸收剂的制备
  B.吸收剂浆液雾化
  C.雾滴与烟气的接触混合
  D.二液滴蒸发与SO2吸收
  标准答案:b,c,d

  12、部分废气在进人净化装置前需要预处理,预处理一般指去除( )、水分、油滴、催化剂毒物、升温或降温、调整浓度等。
  A.有机废气
  B.颗粒物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标准答案:b

  13、气态污染物控制系统的构成包括废气预处理系统、净化装置主机、处理后产物的处置与利用、( )、自动控制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
  A.吸收剂再生装置
  B.换热装置
  C.处理系统的附属设施
  D.吸附剂再生装置
  标准答案:c

  14、锅炉烟气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烟气在进人吸收塔前要经过严格的( )
  A.去除有机废气
  B.干燥
  C.控温
  D.除尘
  标准答案:d

  25、喷淋塔结构简单,塔内设多个喷嘴,( )塔的上部设有除雾器。
  A.气体由下部进入,液体由上部喷入
  B.气体由上部进入,液体由下部喷入
  C.气体、液体由下部进入
  D.气体、液体由上部进入
  标准答案:a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