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其他相关 > 正文

加快苏北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研究

2008-05-20 14:22    【  【打印】【我要纠错】

  苏北地区(指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是江苏建筑业的洼地。推动和促进苏北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不仅是实现建筑强省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研究和破解苏北建筑业改革发展中的难题,是省及相关市县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对这一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调研和思考。

  一、苏北建筑业的现状分析

  调研结果表明,一方面,苏北建筑业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规模,相对其他省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优势还是明显的,是省建筑经济总量增长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苏北建筑业确实存在不少制约发展的因素,与苏中、苏南等地相比,差距还在继续拉大。

  (一)苏北建筑业加快发展的条件

  产业有了一定的规模。"十五"期间,苏北建筑业总产值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6年达到1094亿元;从业人员接近一百万,约占全省总量的1/4;形成了北京、沪宁沿线、东北、西北四大市场板块;出境施工人数4100人,完成外经营业额5800万美元;建筑企业数量和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共有资质建筑企业2522家,约占全省建筑企业总数的22%.按资质等级分:特级企业1家,一级企业70家,二级以下企业2001家;按专业结构分:总承包企业861家,专业承包企业1233家,在总承包企业中有14家一级企业还具备公路、水利、市政工程建设总承包能力。

  行业有了一定的竞争能力。技经人员含量有了提高,现有各类技经人员13.42万人,占当期从业人员总数的13.55%,接近全省技经人员占比14.52%的平均水平。企业创优水平有了提高,十五期间共创江苏省优质工程扬子杯奖218项,占全省的19.94%,这与同时段苏北建筑业总产值全省占比19.05%基本吻合。

  建筑业劳务资源比较丰富。苏北人口众多,作为工业和第三产业均不很发达的苏北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建筑业的潜力巨大。只要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抓好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大量富余劳动力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建筑行业。

  政府重视建筑业发展。苏北各市、县高度重视建筑业的发展,把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加以培育,淮安市把每年的1月5日定为全市"建工日",市、县、乡四套班子成员与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共商建筑业发展大计;盐城、宿迁市政府多次出台加快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推动建筑业改革改制;许多市、县政府也都注重把建筑业列入区域经济发展全局之中。

  (二)苏北建筑业发展的"瓶颈"

  "瓶颈"之一:体制机制活力不足。据统计,迄今苏北还有38家国有、集体大型企业尚未改制,占全省未改制企业的77.5%.部分改制企业虽已民营化,但多数职工身份末置换,用人制度、分配制度仍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企业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科学管理机制末形成。部分县乡政府因财政拮据,就把当地一些较好的建筑企业摁在手中作为钱袋子,怕改制后失权、失利、失控。

  "瓶颈"之二: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十五"期间,江苏连续五年评选"建筑业综合实力20强企业"和"建筑装饰10强企业",先后有156家次企业入选,苏北只有盐城二建、三兴、淮建等三家企业入选,且入选企业经济指标不稳定,排名靠后。2006年全省超30亿元的企业18家,苏北没有一家,全省31家特级资质企业中,苏北只有1家。一级企业数在全省占比也只有17.19%,产业集中度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国家级工程质量奖的评选情况不理想,直到2006年才由盐城建兴集团实现"鲁班奖"零的突破。

  "瓶颈"之三,资源开发力度较小。劳动力资源开发滞后。苏北农村富余劳动力在500万以上,但建筑从业人员仅仅接近百万,沭阳、灌云、睢宁等三个人口大县年未从业人员却低于1.4万;人才资源开发不力。目前全省项目经理队伍10多万人,而苏北只有6171人,仅占全省总数的6%,其中一级项目经理全省万余人,苏北仅400人,约占全省总数的4%;中高级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在全省所占份额更是微乎其微。由于产权制度改革起步晚、进度慢,因而过去能享受的一些优惠政策现在叫停了,资本资源整合坐失良机;产业资本运作水平低,多元经营发展困难,资本积累和资本扩张难以实现。

  "瓶颈"之四,行业管理乏力。江苏省苏中多数县(市、区)保存了建工局的建制,专司建筑业管理。但苏北市县大多只在建设局内设立一个建管处,人少事多,职能残缺,行业发展研究和业务指导十分薄弱。部分市县建管部门的经费供给率低,一些单位的生存已难以为继,工作开展严重受阻。特别是近年停收建筑行业管理费之后,市、县驻外办事处大多已关、停、并、转,对外开拓力量严重削弱。

  二、加快苏北建筑业的改革发展关键在于思路创新

  这些年来,苏北建筑业陷入洼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思想被束缚,思路没有拓展。要加快苏北建筑业的崛起,必须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思路创新。

  根据建筑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苏北建筑业的实际情况,加快苏北建筑业发展必须有一个全新的发展思路,即:

  明确一个定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确立以增强施工总承包能力为主、多元化经营并举的战略定位。这一战略定位应成为今后5至10年的指导思想。目前,苏北建筑业资质等级、经营能力、运作经验等方面基本具备了施工总承包的条件,如果继续停留在分包和建筑劳务的层面上,即使规模产值放大,只能是一般意义上的做大,不能做强;如果仅有施工,资本积累和综合实力则难以提高。因此,只有尽快形成和增强施工总承包能力,开拓多元化经营渠道,才能推动苏北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才有可能尽快走出产业洼地。

  借助两大优势。其一要借助江苏经济大省的优势。江苏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较高,不仅本省建筑市场规模大、机会多,而且与省外、境外的经济合作、联系也非常广泛,这一市场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其二要借助江苏建筑大省的优势。在发展建筑业方面江苏省有着大部分省份无可比拟的社会资源和政策环境。苏北建筑业要认真学习借鉴苏中、苏南近几年快速发展的经验,走一条适合自我快速发展的新路子。

  突出三个重点。加快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带动区域建筑经济整体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争创优质工程,在省内外市场上塑造苏北建筑铁军的品牌和形象。

  实现四个目标。到"十二五"期末,苏北各省辖市平均至少有一个特级资质企业,县均有五个以上一级资质企业;苏北建筑业总量接近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产业集中度达到80%左右;苏北建筑业产值利润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80%以上;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项达到全省总数的30%.

  确立五个理念。即:

  1、富民强县理念。在江苏的南通、浙江的绍兴等地,建筑业不仅是其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形象产业,同时也是富民产业。工业化程度比较薄弱的苏北地区更应该加快发展建筑业这一富民产业。阜宁建筑业的发展就很能说明这一点。2006年,阜宁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9亿元,占全县GDP的18.3%;上缴税收占全县地税收入的11%;建筑业从业人员6.2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24.4%;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20225元,为农村人均收入增加了1490元。

  2、效益至上理念。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其本质就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基于建筑行业利润水平偏低的现状,苏北建筑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唯利是图",即树立有利润就上,无利则让的观念,采取提高施工总承包能力、进行多元化经营、推动科技进步在建筑产品中的运用等多种办法,提高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提高资本积累水平。

  3、错位竞争理念。江苏建筑业能工巧匠多,铁军形象誉满全国,特别是苏中地区的企业抢抓先机,在京、津、沪及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已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鉴于苏北高等级、有实力总承包企业较少的现状,目前尚无法在全国重点市场和省内高端市场与苏中、苏南企业及国内外强势企业竞争,应根据自身的战略定位,立足本地市场形成优势,安排一流队伍开拓我国南部、中西部、东北市场,形成有规模、有品牌、有竞争力的大市场,这样不仅可避免与省内外优势企业的同质化竞争,又能放大自身的比较优势,逐步形成苏北建筑业的特色和品牌。

  4、人才制胜理念。对苏北建筑业而言,人才具有更为突出的重要性,企业保资质、升资质,发展和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等,需要有一大批人才作支撑,在开展施工总承包、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企业综合素质方面更需要一支具有复合型才能的领军人物。苏北建筑业要进一步确立人才制胜理念,把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放在突出位置。

  5、信誉品牌理念。市场经济的发展、法规的健全,对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诚信要求更高。苏北建筑业要迅速崛起,就必须在全社会、全行业树立信誉品牌形象,注重信誉品牌建设。要通过多创国优、省优工程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打造苏北建筑铁军的品牌;通过开展创建诚信企业等活动,提高金融部门对建筑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加强教育和管理,遏制和根除建筑业从业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通过及时兑付农民工工资等措施,杜绝因欠薪而引发的职工非理性行为的发生,建立起负责任的社会形象。

  三、推动苏北建筑业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1、着力营造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氛围

  要把建筑业列入各级政府经济考核目标。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对建筑业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解决建筑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按照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尽快出台符合本地实际,既有指导性,又有可操作性的文件,促进产业加快发展。要认真制定目标责任制,每年按照省有关部门发布的公告,对各市、县争先进位情况进行考核、奖惩。

  要加强建筑业的行业管理。进一步充实建筑行业的管理力量,理顺关系,明确职能,提高财政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行业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能力,确保行业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省级建筑行业主管部门要设立专门机构或明确专职人员,负责制定加快苏北建筑业发展具体政策,协调内外关系,深入基层督导。建筑业相对发达和有条件的地区应设立专司建筑业管理的独立机构,条件不成熟的地区应以现有的建筑业管理处(管理办公室)为基础设立二级局,并理顺和履行建筑业管理职能。

  要强化外埠市场开拓的组织管理。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选派责任心强、组织协调能力强、经营开拓意识强的人员,组建驻外办事机构,努力开拓新市场。在国内重点地区和规模市场应以省辖市为单位设立办事处,负责外出施工企业的服务、协调和管理工作。

  要凝聚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合力。人事、劳动、税务、工商、环保等相关部门应树立大局意识,更新观念,按照"放水养鱼、多支持、少干预"的原则,在企业注册、职称评定、税费收取等方面予以扶持,营造有利于建筑业发展的宽松环境。

  2、着力培育总承包企业和总承包市场

  加快培育总承包企业。各级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本地的总承包企业。按照《招标投标法》和建筑市场管理的有关规定,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私营投资和政府投资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应向当地龙头骨干企业倾斜。建筑企业要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步伐,有计划地添置大机械、重装备,着力解决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通过明确质量、安全、工期目标,促进骨干企业尽快提升施工总承包能力。

  致力开拓省内外总承包市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优质服务,企业要正确分析外埠建筑市场形势,按照错位竞争的理念,选择强势企业介入不深的区域,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自己的总承包市场。建筑企业要增强承接高大难新工程的信心和勇气,通过联合投标等形式参与工程建设,力求打开局面、打出品牌,提高效益。

  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积累总承包经验。紧紧抓住我国加大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和对外投资、经援项目增多的机遇,加强与中央企业、省内知名企业的合作,走有特色和规模的国外工程分包和劳务合作新路子,通过学习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接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运作模式,逐步提高本地企业独立开展国际工程总承包的能力和水平。

  3、着力打造区域建筑业品牌形象

  大力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针对部分苏北建筑业企业团结协作差、履约信用低、涉讼案件多等诚信度不高的突出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建设企业诚信体系。建立健全市场清出机制。大力推动重合同、守信用活动的开展,提高合同履约率;严厉打击出卖资质、挂靠资质行为;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和工资支付,严肃处理打架斗殴和拖欠民工工资行为;及时处理聚众闹事影响企业经营和举报不实的行为等,努力提高社会认可度、信任度。规范招标投标活动,规范工程业主的行为,规范各类费用的收取,促进公平、有序竞争。

  鼓励企业创建优质品牌工程。制定工程创优的激励、奖励机制,提高企业和项目经理创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各市都要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奖,县(市、区)每年要争取35个以上的省级优质工程奖,一级总承包企业每年至少应创1个省级优质工程奖。通过创建优质工程和改善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形象。

  放大优势形成产业强项。徐州曾经有我国第一钢结构之乡称号,钢结构、网架设计、生产、施工基础扎实,且企业众多,实力不俗;盐城的特色施工,盐城二建的特级资质,盐城建兴的鲁班业绩,淮安的砌筑技术等,都是苏北建筑业的优势,这些优势只要进一步加以放大,把长项提升为强项,就能在行业内外较快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品牌。

  4、加强与苏中、苏南建筑业的合作交流

  抓紧构建地区间的挂钩合作平台。苏北各级政府要主动与苏南、苏中市、县建立区域合作通道,行业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企业到苏中、苏南学习、考察、交流,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提高发展水平。

  广泛开展企业间对口帮扶和合作。可在苏南、苏中企业中选派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者到苏北企业进行为期1年左右的兼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活动,可在苏北企业中选派年青的管理干部或项目经理到苏南、苏中企业挂职锻炼,通过学习、交流,提高苏北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注重经营领域的合作。借助苏南、苏中建筑业的品牌和实力,通过联合投标和总分包的形式,建立互利、互惠、共赢的长期合作机制,也可利用地域优势,将合作范围延伸到房地产、项目投资、产品开发等与建筑业相关的领域。

  5、进一步深化苏北建筑业的改革

  采取特殊改制政策。允许企业将历史形成的债务实行剥离、核销和债转股;针对国有和县以上集体企业改制成本难筹措、身份难置换等问题,市、县政府应给予财政支持。财政确有困难的,应允许企业通过土地变现或改变用地性质等途径筹措改制成本。

  引进产权改革的战略投资者。对于采取各类优惠政策仍无法推动改制的企业,各地政府应有选择地引进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外地企业收购兼并当地企业,或者选择有一定资本实力的战略投资者重新组建新企业,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对选择引进的外地企业和重组企业应当享受招商引资工业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改革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改变部分市、县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现象;改造小农经济作坊式经营、家族式管理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减少管理环节,缩短管理半径,创新管理模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决策运营效率。

  6、提高资本积累和运作能力

  广泛开展银企合作。要学习借鉴苏中、苏南等地银企合作的经验,与金融系统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不断扩大银行授信额度和企业借贷水平。

  扩大社会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增资扩股,广泛吸纳社会自然人资本。有条件的要争取公司上市、房地产企业的投资。

  加快原始资本积累。坚持开展施工总承包、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总承包,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加快向基础设施领域、高端市场领域进军步伐,大力拓展多元化经营功能,加速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

  加大投资开发力度。紧紧抓住各地开发区建设方兴未艾的机遇,对接BT、BOT等投资开发模式,从投资建设中获取利益;有条件的企业要加快房地产开发,暂不具备独立开发条件的企业可通过与房地产企业的联合或合作,实现由垫资向投资的转变。

  7、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积极搭建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平台。争取"全省六大人才高峰"对苏北建筑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资助;省辖市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应当与高等院校开展联合办学,重点开展高级经管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解决人才的短缺问题。

  大力引进高级管理人才。针对现有改制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匮乏的现象,骨干企业要加大从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吸收引进人才的力度,大力培养职业经理人,壮大项目经理和建造师队伍,加快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储备。

  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把有知识、有能力、敢负责又懂政策、守纪律、会管理的人才推选到企业各级领导岗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职工队伍。要按照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标准,进一步加强建校这一职工培训机构的建设,并争取把建筑业职工培训纳入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努力培养一支敢打硬仗、素质过硬、技术一流、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建筑工人队伍。

  8、加强对苏北建筑业的指导扶持

  打造地方品牌要给予政策支持。在省级评优评先活动中,省级建设、建筑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应在名额分配、标准设置方面给予苏北建筑企业适当倾斜,帮助企业打响品牌;同时,在企业资质升级、工法申报、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解放思想,拓宽思路要给予业务指导。省有关部门要组织苏北市、县、镇长的学习培训,帮助苏北各级政府认识建筑业在增加地方税收、富裕当地百姓方面的作用;定期组织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培训轮训,帮助企业开拓视野、开阔思路,增强加快发展建筑业的能力和水平。

延伸阅读:加快 苏北 建筑业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