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物业管理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2008年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从管理物业到经营物业(

2008-07-29 16:46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四、经营物业的资源分析及管理运作

  所谓经营管理,即策划、组织、领导及控制一个单位的资源,以求实现该单位的管理服务及经营的总目标。所谓资源,在我们所操作的物业项目中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物质资源;一是人力资源。物业项目中的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因为各个物业项目的经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细致的工作,它涉及的面之广、范围之大,要求之高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它生产的商品最终是人对人的工作,也就是服务,一个物业项目一经入驻,每天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门十五天,时时刻刻都处在经营活动中,活动中的人因性别、年龄、兴趣、文化水准、教养程度、环境、情绪等的不同,表现在对待客户的态度,文化能力,工作效率等方面有所不同。要求他们每天、每时、每刻都一样是困难的。因此,各个物业项目的管理者在人力资源上要花大功夫做好工作。 至于物业资源又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固定资产资源与资金资源。 固定资产资源多指楼宇单位,机器设备、设施、家具、器具、布草、存货以及周边土地空场及至楼顶空中位置(广告位置)等一切有形的物资。资金资源多指利润、流动资金、折旧费或开办费、预收款、应付款等资金。这些资源一般来说是相对稳定的、固定的。但在不同的经营管理者的眼中,它又是不同的和较为活跃的东西。保守者视其为死水,无可施为,进取者则视物业项目本身的三维空间甚至四维空间无所不可成为参与经营的资源,就在于怎么去认识和理解它。

  除了上述两种资源外,物业公司的品牌,良好的信誉及形象,物业项目与其他单位或企业的良好关系,一定的经营客源网络,有用的资料、时间等,也可视为物业项目的宝贵资源。

  物业项目的经营管理者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利用这些资源提供给客户一流的服务,同时获得企业的经济收益。

  物业的经营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管理体系,它既有别于传统的饭店经营又有别于单纯物业管理服务挣小钱。各个物业项目的经营活动都有它自身的业务特点,同时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只要经营管理者用心地研究它的业务特点,掌握它的规律性,运用有效的方法,实行科学的、有效的管理和经营运作,是可以取得成功的。

  管理经营物业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管理运作:

  (1)策划。

  策划即预先确定目标及方针,然后根据目标制定一整套详细的实施方案来达到目标。策划的目的是要确定一个明确的行动方向,避免盲目性,避免出差错,同时它又是检查和衡量成绩的标准。

  当我们接手入驻一个物业项目,首先就要确定该物业项目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甲方的情况如何,项目内的客户群体如何,整体的消费、服务需求如何,并不是所有的物业项目都是千篇一律的,每一个物业项目都有自己特有的情况,特有的风格、性格和专门气氛。物业的经营管理内容,就是要给所服务的对象一个准确的市场定位,并恰如其分的提供相应服务,取得经济价值。 物业的经营管理策划是指如何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要实现物业项目的经营管理目标,就必须根据每一个物业项目的实际情况,物业经营的资源的优缺点,甲方及业主的心态,将来的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制定可行性方案。制定的目标不是轻易能实现的,但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与之相伴随的奖励机制及相关费用亦要一并考虑到总目标的终结净利润因素中,物业项目中的操盘手在制定目标时可以做长计划,短安排,具体落实,逐步实现。

  (2)组织

  组织是指充分利用物业项目中一切可利用之资源,以便最有效地达到经营管理的目标,每一个单独的物业项目又是一个综合性企业,它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组织就是充分地、有效地利用物业项目中各个职能单位,每项设备,每个员工在物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协调一致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有一个严密的整体感,就象一部完整的机车,有节奏地、正常地、快速地向着目标运动。

  (3)领导

  领导是促进和指挥属下员工履行岗位职责,对员工给予指导和监督,以确保得到最高和最佳的工作效率及经济收益。在经营物业的项目中的领导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行逐级管理逐级负责制,一级管理一级,每级都有职有权,领导最好不要越级处理问题,这样做会带来不少的弊病,既会影响下级的权威,容易造成领导上犯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错误,同时也会影响到下级的积极性,形成下级的依赖心理, 不敢大胆工作和处理问题,造成管理上的许多弊端,不利于将工作管深、管细,也不利于培养人才和发现人才。

  尤其在带有经营物业的指标任务时,更应该根据任务指标的可操系数,工作流向、投入与产出之比率各因素,层层分解任务指标,进一步承包落实到下属部门,同时将相应的费用指标、奖励政策一并确定、承包。在经营上注重的是效益,注重的是结果,故在每一期结算中,奖励均不能搞横向平衡,不能害红眼病,亦不能心软,更不能变来变去,说了不算,这样各个部门才能信服,才能真正落实。

  当然,一个好的领导应当懂得使下级明白自己的意图,把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和发挥出来,更好地实现理想目标。

  (4)控制

  控制即监督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目标的实现程度。一个计划的制订、传达、贯彻和执行必须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看是否按计划执行,执行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偏差或不妥。如有就必须及时给予指正或作适当的修正,使计划逐步完善,并能达到理想的经营目标,这些活动即称为控制。控制在管理学上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成本控制、财务控制、质量控制、时间控制、服务水准控制等等,而在经营物业的操作中,往往控制需要从一开始的策划中就开始了,而不仅是总在经营活动的后期去不断的纠偏。

  五、物业管理企业的一般经济状况需求经营物业

  众所周知,专业物业管理企业是一种微利型企业,其所收取的物业管理费在用于项目的物业支出后所剩无几,如果遇上特殊的群体,物业公司收取物业管理费较为困难时,立刻面临运转也就十分困难,因而导致不少物业公司或伸手向母公司要补贴,或降低服务水准和服务质量。在我们进行多次物业管理行业研讨时,多数或大多数企业都在抱怨物业收费难,同时也不断诉苦物业管理企业经营难。

  从我公司所管的所有项目来看,除少数甲类项目获利较好以外,多数项目微利、无利、甚至个别项目面临亏损投入局面。然而既使是获利较好的少数项目中,我们的投入也是高成本的,特别是人力资源成本投入过高。按平均劳产率计算,人均创利也就1—2万元之间,这还是由于一些特定因素所产生的。这个数字远远低于社会平均行业人均劳产率水平,这对于我们投入到各个物业项目中的专业人才和各专业力量来说,也多少是一种浪费。

  按照有关管理规定,物业管理企业所获酬金仅占所收物业费的8—12%,而且必须要确保收得上来,还要保证正常运转,才能获得微利。

  所以,我们不能再象过去一样将着眼点仅限于收取有限的物业费中,而应该广开思路,适应市场的需要,适应目前许多开发商的需求,由管理物业到经营物业兼容并行。

  笔者经过观察分析,就是均豪公司本部目前也具有良好的网络资源和相应项目管理资源,由于各种原因,缺乏管理与经营的有机结合,白白浪费了资源效用,至今还有值得一做的事情,还有我们唾手可得的钱财而不得,岂不可惜?

  当然,从单纯管理物业过渡到经营管理物业,往往被人们所担心其经营的风险,其实大可不必。其风险完全可以避免,在我们不投资,不追求暴利其何风险之有?至于经营亏损,业内人士都十分明白,恰恰是有些前期投资不到位和后期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而且其亏损是完全可控的。

  也有人认为我们强调了经营管理物业、而会导致放松了管理服务,其实恰恰相反,因为我们经营物业的商品就是服务,没有商品提供市场也就无从谈起经营,而服务对于经营物业来说,是“根”也是“花”。一个物业项目没有了服务,也就等于没有了“根”,没有了根,这个物业项目也就等于没有了生命。所以均豪公司就强调了“专业管理、至诚服务”这一企业宗旨,而物业经营开展的越好也恰恰就增加了更多的服务项目。经营与服务在物业管理中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就在于经营管理者如何去认识、去操作了。

  总之,从管理物业到经营物业是目前物业市场所急需研讨的课题和各房地产开发商的急需,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同时,作为一个专业物业管理公司企业的发展也需要逐渐向此过渡,因此,今后的物业项目应该是管理物业与经营物业兼容并行的操作模式。

  搞企业就要赚钱、盈利是企业的最终目的,这是谁都十分清楚的真理。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