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O占总污染量的30%主要来源:汽车排气占50%。
危害:与血红蛋白结合危害人体,排量多会使空气中O2量降低。
(2)NOx、NO、NO2本身含氮变成游离氮原子和氧作用(燃NO)。
来源:
①石化燃料的燃烧
高温下,大气中的氮和氧结合(热解NO)。
NOx生成量与燃烧温度有关。
②各种工业过程(硝酸厂、氮肥厂、炸药厂等)。
危害:
①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②对动植物体有强的腐蚀性。
(3)碳氢化合物(HC)。
来源:燃料燃烧不完全排放HC化合物,汽车尾气中有10%HC化合物。
危害: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4)硫氧化物。
来源:
①燃料燃烧;
②有色金属冶炼;
③民用燃烧炉灶。
SO2浓度:3.5%以上高浓度烟气。
3.5%以下低浓度烟气。
危害:①产生酸雨;②腐蚀生物的机体;③产生化学烟雾。
硫酸烟雾的代表事件:伦敦烟雾事件。
(5)微尘。
分类:气溶胶中0.1—1μm.
烟0.1—1μm降尘(>10μm)。
尘10—100μm飘尘(<10μm)v雾1—10μm.
危害:①引起呼吸道疾病;②致癌作用;③造成烟雾事件。
(6)其他有害物质(石棉、铍、汞)。
(7)光化学烟雾。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