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确定了固废污染防治的原则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固废的产生量;资源化—综合利用:使有利用价值的固废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无害化—安全处置:对无利用价值的固废的最终处置(焚烧和填埋)。
1.预处理方法有三种:⑴压实。⑵破碎。⑶分选。分离出有价值的和有害的成分,实现“废物利用”。
2.堆肥处理方法。利用自然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在适宜的水分、通气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自身繁殖,从而将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
3.卫生填埋方法。在填埋场的设计、施工、运行时最关键的问题是控制含大量有机酸、氨氮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渗滤液随意流出,做到统一收集后集中处理。
4.一般物化处理方法。工业生产产生的某些含油、含酸、含碱或含重金属的废液,均不宜直接焚烧或填埋,要通过简单的物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方法也是综合利用或预处理过程。
5.安全填埋方法。安全填埋是一种把危险废物放置或贮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方法。目的是割断废物和环境的联系,是否能阻断废物和环境的联系便是填埋处置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完整的安全填埋场应包括废物接收与贮存系统、分析监测系统、预处理系统、防渗系统、渗滤液集排水系统、雨水及地下水集排水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渗滤液监测系统、管理系统和公用工程等。
6.焚烧处理方法。焚烧处置的特点是可以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焚烧不但可以处置城市垃圾和一般工业废物,而且可以用于处置危险废物。
7.热解法。是在氧分压较低的条件下,利用热能将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裂解为分子量相对较小的易于处理的化合物或燃料气体、油和炭黑等有机物质。
上一篇:水土流失预防
下一篇:生态防护与恢复措施及应用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