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1、施工作业带清理、施工便道的建设和管沟开挖;
(1)沙漠地段
施工活动破坏地表保护层,对固定沙丘产生扰动,在风蚀作业下,有可能激活沙丘。
降低风沙区地表的稳定性,加快土壤侵蚀过程。
(2)黄土沟壑区
施工活动改变地貌形态,加剧水土流失,同时加重黄土沟陷的侵蚀,使之失去原有的生态功能。
(3)山区
劈山炸石铺路、劈山修建施工道路、开挖管沟,对山区植被造成较大的破坏;产生的大量的弃石渣,可能加剧对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经过的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还林工程,在管道沿线两侧5m内,不能在种植根深的植物。
(4)平原区
作业带内的土壤和植被受到扰动和破坏,开挖管沟造成的土体扰动将使土壤的结构、组成及理化特性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造成农作物损失,土肥力下降,破坏果园和经济作物等。
2、管道穿越工程;
(1)河流穿越
①弃土(或废弃泥浆)处置不当可能对河流水质产生影响,造成水土流失;
②爆破开挖穿越隧道产生噪声、振动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③经过水源保护区时,机械设备油污、车辆冲洗水、冷却水、管道试压产生的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产生的固废,生活垃圾,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2)山区穿越隧道
①隧道两端的回车场施工临时占地、施工产生的弃土石方占地;
②隧道排水,主要为大气降水下渗(可能出现地下水涌出、溶洞暗河积水涌出,从而造成水土流失和滑坡)。
③土石方堆放不合理或处置设施不到位,造成水土流失;
④爆破残留炸药可能随裂隙水流出,对水源或地下水产生影响。
(3)大型沟壑穿越
大型沟壑穿越多集中于黄土地区,黄土具有湿陷性,易侵蚀。该类工程土方量大,水土保持和治理工程量大。(弃土利用天然沟床内,并建设挡土坝)。
(4)公路、铁路穿越
高速公路、二级以上公路、交通繁忙的三四级公路,采用顶混凝土套管方式通过,三四级公路,采用开挖再下混凝土套管方式通过,产生部分弃土,并对交通产生一定影响。
穿越铁路要经过铁路部门批准。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