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8 11:10 来源于网络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项目质量控制:编码阶段
编码主要还是受了设计的限制,我们的主要工作就只是在原有的结构上添加一些类与方法,以及对原有的代码进行修改。前面也提到了,我们采用了比较保守的作法,没有对代码进行重构,放任这种高耦合的代码存在,导致我们在编码过程中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去理解它们,并在其中加上一两条更加加深耦合度的代码。其实到了编码阶段,很多问题都纠缠到了一起,已经分不清因果了。比较说单元测试,首先我需要承认的一点就是没有足够的决心去做充分的单元测试,思想上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除去主观的因素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设计的结构不合理,很多的逻辑被处理在表示层中,数据处理则被加到了逻辑层中。没有划分出更多的接口供单元测试来验证。但反过来说,没有单元测试用例的支持,也降低了我们想要进行重构的决心。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些细节的地方,如硬编码,命名规则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代码的质量产生了影响。
改进的办法,一是从主观上接受变化的现实,主动的对代码进行改动。单元测试一定要进行,最好结合统计覆盖率的工具一并进行,这样对于每个接口,都保证有充分多的测试用例来跑完尽可能多的路径。在项目的质量管理上面,要求还需要更加严格一些,一定要按照规范来进行编码。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