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给水排水 > 正文

建筑给排水知识:全自动软化水器常用参数及选型原则

2015-03-02 14:09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  【打印】【我要纠错】

交换能力是指树脂与硬水反应的离子交换能力。通常每升树脂的经济交换能力为1克当量。

工作周期产水量的计算:

周期产水量指软水设备再生后,产出合格水量的多少。

工作周期产水量(立方米)=交换能力(gn)/原水硬度(mgnL)

也就是说工作周期产水量(立方米)=设备树脂装填量(L)/原水硬度

例如直径1000㎜的罐体,装填树脂量1000L交换能力1000gn

当原水硬度为4mgnL时,每工作周期产水量为10004=250吨

周期盐耗计算:

指每再生一次耗盐量多少、

盐耗(㎏)=树脂装填质量(㎏)×0.15

树脂:本公司配备树脂通常为英标PUROLITE001×7强酸型,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飘来特001×7),此种树脂,有效交换容量大于1000gnL树脂颗粒均匀强度好,不易破碎寿命长,通常年补充率为5-10%即可

【软化水设备选型原则】

一基本选型

1、系统用水时间:既运行时间/小时用水量/平均值/峰值/

2、源水总硬度?:水源是市政自来水?地下水?地表水源(江,河,湖水)您需提供使用地区的原水硬度。

3、所需的软水单位流量(吨/小时)。这由用户设备的性质和要求决定,以此选定标准型号的软水器;

4、周期制水量的设定

在软水器型号设定之后,根据原水硬度,所用树脂的交换工作容量就可以确定理论周期制水量(吨)。

二、设备技术指标

1、原水硬度<12m·mol/L(原水硬度>8m·mol/L时,请事先声明)

2、出水硬度<0.03m·mol/L(达到《国家低压锅炉水质标准》GB1576-2001要求)

3、工作水压0.20-0.5MPa

4、工作电压~220V,50Hz

5、工作温度0~50℃

6、原水浊度<5度(原水含砂量偏高时应加装过滤器)

7、盐耗量<100g/N(与原水硬度有关)

8、水耗~2%

9、电耗<30W

三、设计选型指南

1、设备选型

软化水设备的选型主要依据是需水量、原水硬度及适用场合

1)相同出水量的设备有多种型号,可根据实际用水情况选取。

2)原水硬度:

原水硬度≤3m·mol/L时,可以选时间控制型,按设备最大产水量计;

原水硬度≤6m·mol/L时,可以按表中设备的最大产水能力选型;

原水硬度≤8m·mol/L时,可按设备产水能力的平均值选型;

原水硬度8~10m·mol/L,应按设备最小产水能力计算,或采用多级系统;

原水硬度≥10m·mol/L,须选用多级处理,一般两级处理可达到要求。

3)用水场合:如果配用热水锅炉或其他同类设备,可按设备最高产水能力选型;如果向蒸汽锅炉供水,一般按锅炉蒸发量的1.2倍与设备产水能力匹配。

2、设计安装要点

设备本身结构简单、占地较小,所以在设计安装方面没有特殊要求。在设计安装时仅需注意以下几点:

1)设备需简单水平地基;距墙约250~450mm,可根据实际情况靠边角布置;

2)因为设备本身较轻,一般只需考虑设备所装树脂及水的重量即可;

3)进、出水管为标准法兰或螺纹连接,需固定支撑好,不能依托阀体做支撑,以防产生应力;

4)进水管上应装水压表。设备运行时有冲洗水排放,就近设置地漏或排水沟

5)盐水管:盐水箱应尽量靠近软化罐,盐水管越短越好;

6)排污管不要长于6米,不要装截止阀,出口不要高于阀体,终端开口以免产生虹吸,弯头越少越好;

7)在设备附近的墙上安置配电插座,应装有保险丝(一般不要装开关),要求接地良好。

四、供货范围及现场安装要求

1、供货范围

本公司提供的全自动软化水设备供货范围包括多路阀体、控制器、电磁阀、树脂罐、盐罐、盐井、盐阀及主要管道管件(部分型号不含出水口电磁阀)。标准设备不包含树脂。参照说明书中的安装图,进出水口以外的部件由用户自备,具体情况请向销售商咨询。

2、现场安装要求

全自动软化水设备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时对现场的要求较低(安装技术情况可参见前文设计选型),有部分工作需要用户配合,主要的工作有: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足够的水压、进水安装压力表;确保水源悬浮物含量低于软水器要求,如果进水悬浮物含量较高,应加装过滤器;提供系统要求的电源;提供设备安装所需水平地基。

责任编辑:soso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