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文苑漫步 > 正文

园林景观知识:中外园林解析

2015-10-19 08:33  来源于网络  【  【打印】【我要纠错】

  中国园林,自成体系,融建筑物、构筑物、园林小品、绿化植栽、水系山石为一体。无论亭台楼榭还是轩馆亭廊,在营造法式上都相对固定成熟。

  但是现在大多数房地产项目对中国园林的引用,往往停留在片断植入的层面,孤立地抽取一些具象的亭台楼阁作为建筑符号,贴标签式地附加在现代建筑物上。过于注重局部,则丧失了整体性,即使是其本身原样照搬,也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

  对中国园林的借鉴,要以神似重于形似为基本原则。设计理念的核心是领会,参悟中国园林的造园精神,而非对具象符号的简单复制。

  以亭为例。中国古亭雕梁画栋,巨檐翘角自然形象生动,却与大多数现代建筑的简洁明快格格不入。英国园林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东方元素,特别是中国园林自然灵动的特点。加以本土化改造,融入了更多乡村休闲的韵味,与其本土的英国乡村城市、城镇街景、建筑更好地协调,其亭的造型更加简化,建造材料木石并用,达到神似的效果。

  此外,要有意识地对园林的表现环境进行甄别,也就是先寻找或营造起园林生存的土壤,要与城市、街景及建筑物相协调。中国园林更适合尺度宜人的小街小巷,或者是城市中的街边公园、绿地等小体量的特殊建筑,而不宜在繁华的商业街、交通大道和都市高层建筑群当中出现。

  所以借鉴中国园林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诗意化的空间效果,在空间的层层递进、若隐若藏中获得审美的享受。而那些具象的建筑小品符号,只不过是营造这种诗意空间的有形界面。只要摆脱了具体形象的桎梏,那么西方的造园理论、现代的材料工艺皆可为我所用,设计师的创作手段、中国园林的表现技巧才有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园林是不宜从高空俯瞰的。至少可以认为,只有在较低的视点,才能体味出其步移景异、曲径通幽、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空间景观魅力,基于文化造园的精神内涵才能表达出理想化的诗情画意。这一点与西方园林大相径庭。西方园林几何对称,恢宏大气的构图与对称庄严的秩序感,反而只有在高处才可一览无余。中国园林用高低错落的塔、台、亭、廊等元素所描绘的天际轮廓线,如果湮没在都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则意趣全无。

责任编辑:zyy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