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建筑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2010年建筑师:建筑设计世界风潮中的世界风潮

2010-09-17 11:28 来源:来源网络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第二届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又要拉开帏幕,效果如何?现在我们无法妄言。然而值得庆幸的是,主办方已经开始总结首届双年展的失利之处,不再自己将自己束之高阁。

  安德鲁也好,赫尔佐格也好,福斯特也好,虽然群星云集确实抬高了会展的身价,但遗憾的是并没提升会展的规格。曲高和寡是首届双年展最难堪的一笔,看来外国建筑大师也不是万金油,一露面就能万事大吉。

  建筑缺乏个性、无法营造国际大都市的氛围;能够作为城市地标和历史载体的建筑稀缺;原有的古建筑群落遭到破坏……曾经有段时间,一部分人开始意识到,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交接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面对这些初次摆在中国建筑设计师面前的难题,最速成的方法就是像西方设计师学习。无论是工艺还是理念,西方在现代建筑设计方面确实走在了中国之前,于是,再以后的很多年,中国人又猛然发现,国家大剧院、鸟巢、CCTV大楼……仅在北京,就有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相继采纳了外国大师的设计方案。于是又有中国的建筑大师疾呼,中国成了“外国建筑设计师的实验场”和“发展商的游戏场”,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TFP中国区董事吴晨曾在文章中提到某些中国人面对建筑“西风”的心理:“当技术被挑战之后,再把一个哲学的标签贴上,便成了大师的杰作。甚至,这个标签都不用大师自己去贴上,我们可以为他想象。从‘鸟巢’中看到故宫神韵的其实是我们中国人。”

  任何事物一到被顶礼膜拜的程度,往往就要小心了,因为狂热会让人失去理性。无论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极端陶醉还是对西方现代建筑的盲目推崇,都不是中国建筑设计该选择的方向。北京不能只接纳四合院,上海也不能只选择石库门,但是,更不能依靠国外设计师的摩天高楼或者蛋形、巢形的设计,就能COPY出一个国际大都市来!所谓的交流和融合,首先要建立在平等关系和理性心态之上,绝不是一方盲从另一方,或者一方压倒另一方。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我想说的是,我们需要实用、美观、环保的建筑,这才是全世界建筑设计师应该永远遵循的法则,至于其它,任尔东西南北风吧!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