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质污染(二)
防水质污染措施
(1)城市给水管道严禁与自备水源的供水管道直接相接。当用户需要将城市给水作为自备水源的备用水或补充水时,只能将城市给水管道的水放人自备水源的贮水(或调节)池,经自备系统加压后使用,放水口与溢流水位之间必须具有有效的空气隔断。
(2)生活饮用水不得因管道产生虹吸回流而受污染,生活饮用水管道的配水件出水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出水口不得被任何液体或杂质所淹没;
2)出水口高出承接用水容器溢流边缘的最小空气间隙,不得小于出水口直径的2.5倍
3)特殊器具不能设置最小空气间隙时,应设置管道倒流防止器或采用其他有效的隔断措施。
(3)从给水管道上直接接出下列用水管道时,应在这些用水管道上设置管道倒流防止器或其他有效的防止倒流污染的装置:
1)单独接出消防用水管道时,在消防用水管道的起端;
2)从城市给水管道上直接接水的水泵,其吸水管起端;
3)当游泳池、水上游乐池、按摩池、水景观赏池、循环冷却水积水池等的充水或补水管道出口与溢流水位之间的空气间隙小于出口管径2.5倍时,在充(补)水管上;
4)由城市给水管直接向锅炉、热水机组、水加热器、气压水罐等有压容器或密闭容器注水的注水管上;
5)垃圾处理站、动物养殖场(含动物园的饲养展览区)的冲洗管道及动物饮水管道的起端;
6)绿地等自动喷灌系统,当喷头为地下式或自动升降式时,其管道起端;
7)从城市给水环网的不同管段接出引入管向居住小区供水,且小区供水管与城市给水管形成环状管网时,其引入管上(一般在总水表后)。
(4)严禁生活饮用水管道与大便器(槽)直接连接。
(5)生活饮用水管道应避开毒物污染区,当受条件限制不能避开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6)生活饮用水池(箱)应与其他用水的水池(箱)分开设置。
(7)埋地式生活饮用水贮水池周围10m以内,不得有化粪池、污水处理构筑物、渗水井、垃圾堆放点等污染源;周围2m以内不得有污水管和污染物。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应采取防污染措施。
(8)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体,应采用独立的结构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作为水池(箱)的壁板、底板及顶盖。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与其他用水水池(箱)并列设置时,应有各自独立的分隔墙,不得共用一幅分隔墙,隔墙与隔墙之间应有排水措施。其四周及顶盖上均应留有检修空间:无管道的侧面,与墙面净距不宜小于0.7m;安装有管道的侧面,与墙面净距不宜小于1m,且管道外壁与建筑物本体墙面之间的通道不宜小于0.6m;设有人孔的池顶,距建筑物本体底板不应小于0.8m.
(9)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宜设在专用房间内,其上方的房间不应有厕所、浴室、盥洗室、厨房、污水处理间等。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