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夏季高温装修切勿惹火 专家给五大安全对策

2010-09-27 14:15  来源于网络  【  【打印】【我要纠错】

  业内专家提醒,在装修旺季,正值酷暑,高温的天气极易引发火灾,即将开工的装修工程一定要在各个方面多加注意。

  现场施工不能使用明火

  首先,按照国家的规定,装饰公司应该制定施工防火安全制度,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例如,不能在施工现场使用明火,工人不能在现场吸烟,更不能用明火做饭。如需使用电焊一类的工艺必须提前到物业等地备案。

  易燃物品应相对集中放置在安全区域并应有明显标志。由于涂料、油漆、木料、地板等装饰材料属于易燃物品,因此材料运抵现场后,工人必须妥善保存。施工现场不得大量积存可燃材料。易燃易爆材料的施工,应避免敲打、碰撞、磨擦等可能出现火花的操作。配套使用的照明灯、电动机、电器开关应有安全防爆装置。

  吊顶里的木龙骨要刷防火涂料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些不负责任的施工队,根本不给卫生间和厨房吊顶中使用的木龙骨刷防火涂料,直接就安装铝扣板。据业内专家介绍,给木龙骨刷防火涂料能起到阻燃、一旦发生火灾能起到延缓火势的作用,因此,千万不能省略这道工序。

  据介绍,防火涂料的价格仅几十元钱,但有不少马路游击队和某些不负责任的装饰公司,偷工减料,给防火安全埋下安全隐患。所以,消费者在吊顶等隐蔽工程完工之前,一定要检查是否按照规范程序施工,一定要检查防火涂料的涂刷情况。

  尽量多用阻燃材料

  目前,轻钢龙骨、石膏板等越来越多地用在家庭装修中,这些阻燃材料的应用有利于防火安全。专家建议,室内吊顶、墙面,地面和基层都应尽量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以尽量减少火灾危险性。

  电路施工电线不能裸露

  正在施工中的电路、电线不能裸露,以防裸露的金属产生电火花,引燃室内的装饰材料。对电线、管道及风道穿墙穿楼板的缝隙应严密封堵,以防止火灾蔓延。对电热设备和音响、音像等应该用非燃烧体与其他部位分隔,重点进行保护。严格执行电器安装规程。所有电器线路均应穿套管,接线盒,开关,槽灯,吸顶灯及发热器件周围应用非燃材料做防火隔热处理。这是从根本上消除火险隐患的关键,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检查,千万不能麻痹大意。

  另外,还应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环境,施工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沙箱或其他灭火工具,保证第一时间消除隐患,保障安全。

  夏天来了,本来就琐碎劳累的装修,变得更加让人吃不消。高温不仅给装修的若干环节带来不便,更会让装修工人、业主的情绪受影响。专家给出夏季装修的五大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一:安全第一

  夏季气温较高,气候干燥,施工现场材料堆放较多,容易发生火灾。

  对策:材料尽量放在阴凉处,减少在工地堆放量,带电作业尽量远离材料。注意事项二:勤通风,防止污染

  高温下,装饰材料中的有毒气体加速挥发。

  对策:选用无毒和少毒的装饰材料,做好装修房间的通风和空气净化。如没有条件,可选用室内通风装置和能降低室内有害气体的空气净化装置。注意事项三:防潮、防暴晒

  夏季购买木制品包括施工主料大芯板,辅料白木条、阴角线、门边线、窗框线和在墙下沿的踢脚板等,注意含水率。

  对策:用测量仪检测木制品的含水率,按国家规定,标准板材的含水率不能超过12%。注意事项四:壁纸、涂料自然阴干高温下,壁纸、涂料容易变形。

  对策:壁纸在铺贴前一般要放在水中浸透,然后再刷胶铺贴。不要让刚铺贴好的壁纸吹“穿堂风”,否则,会因为迅速失水而发生收缩变形。注意事项五:去除霉味

  高温装修中常会碰到乳胶漆因为干得慢在潮热天气中会发霉变味的问题。

  对策:开空调抽湿,抽走空气中的水分;家具柜门不关闭,保持通风。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