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工程管理 > 正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2010-10-13 13:45  来源于网络  【  【打印】【我要纠错】

各区(市)建设局、高新区建设规划局、市直有关单位:

  现将建设部、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转发给你们,请针对夏季人员流动大及高温、雷雨等灾害天气增多的特点,结合以下意见,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认识,增强紧迫感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十一界全运会也即将在我省召开,保民生、保稳定成为我们当前的重要工作,确保我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直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全力抓好夏季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各单位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克服麻痹松懈思想,认真结合“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和“四大战役”的总体部署,按照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和深化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的要求,切实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研究、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好安全生产工作,并针对薄弱环节,制订严密的防范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措施落实,确保我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状况的平稳运行。

  二、深入开展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扎实推进“三项行动”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建设厅关于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实施意见和市政府办公室市关于开展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工作方案的工作部署,继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扎实推进“三项行动”工作。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强化监督检查,务求全面排查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切实完成“三项行动”第二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三、落实安全生产措施,确保夏季建设工程施工安全

  1、确保施工人员吃好、休息好。要改善施工现场食堂的伙食,加强饮用水和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和卫生防疫制度,防止食物中毒和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做好民工宿舍通风降温措施,控制宿舍内的居住人数,确保一线施工人员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要妥善安排高温期间一线施工人员的休息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减轻劳动强度;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和烈日曝晒下作业。

  2、确保施工人员充分的劳动保护。要为施工人员配备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准备充足的茶水、盐水、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用品和药品,在大型建筑施工现场设置医务室和配备专职医务人员,加强夏季高温常见疾病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施工现场脚手架、起重机械、“四口”和“五临边”等重要部位的安全防护。

  3、确保施工现场无违章冒险作业。严格禁止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穿拖鞋、打赤脚、打赤膊上岗,严格禁止作业人员酒后上岗,对健康状态不良的工人要强制休息,禁止带病上岗、带伤上岗。

  4、确保防汛、防雷安全。我市夏季暴雨多、大风多、雷击多,各施工企业和项目部要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做好施工现场的防汛、防风和防雷工作。大风暴雨期间,要停止施工并派专人严密监控,对工地围墙、基坑和管沟护壁、起重机械设备等安全状况及现场的排水顺畅情况及时掌握,防止围墙倒塌、基坑、管沟坍塌、起重机械设备倾覆和触电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发生重大险情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险,并及时报告。施工现场要安装可靠的防雷装置,外脚手架和塔吊、人货电梯等起重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做好避雷接地,施工机械和照明装置做好保护接零。

  5、确保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夏季天气多雨潮湿,是触电事故的多发期。现场日常检查中要针对电缆电线老化、破皮和漏电保护器的失灵、施工机具用电防护等部位和环节重点检查。特别是小型市政工程,要根据使用机具移动性大等特点,严格《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规范》要求。

  四、加强汛期安全值班和信息报告工作

  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汛期安全生产信息沟通和事故响应联动机制。要落实值班制度,做到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确保重大事件的信息畅通。

  各部门、各单位要制定相应的夏季、汛期工作措施,加强对恶劣天气的监控,对大风、大雨、雷电、高温等天气要提前预警、防范。监督部门要加大检查频度、力度,针对工程具体情况,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跟踪治理,该停工的要坚决停工,确保安全隐患的治理措施到位、检查到位、落实到位。

延伸阅读: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