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管理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投资项目管理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投资项目管理师考试《项目决策》模拟习题(17)

2011-01-06 09:51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1.现代公司的资金来源构成分为两大部分,即(  )。
  A.注册资金
  B.股东权益资金
  C.负债
  D.权益投资
  E.贷款

  2.融资方案应满足的要求有(  )。
  A.供需平衡
  B.融资方案应贯穿于项目周期的全过程
  C.重视财务杠杆作用
  D.结构、成本、风险综合评价
  E.风险识别系统健全

  3.既有法人内部融资的渠道和方式包括(  )。
  A.可用于项目建设的现有货币资金
  B.未来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获得的盈余现金
  C.资产变现的资金
  D.资产所有权变现的资金
  E.直接使用非现金资产

  4.财务评价的作用包括(  )。
  A.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B.重要的决策依据
  C.可以有效地将企业利益、地区利益与全社会和国家整体利益有机地结合和平衡
  D.配合投资各方谈判、促进平等合作
  E.可明晰项目的财务情况

  5.基准参数的选取应注意(  )。
  A.判别基准的确定要与指标的内涵相对应
  B.判别基准的确定要与所采用价格体系相协调
  C.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判别基准只能由公司统一发布执行
  D.对于资本金内部收益率来说,其判别基准应为最低可接受收益率
  E.投资各方内部收益率的判别基准为投资各方对投资收益水平的最低期望值

  6.下列属于工程费用的是(  )。
  A.设备购置费
  B.安装工程费
  C.工器具费
  D.待摊投资
  E.预备费

  7.评价企业资产运营状况的指标包括(  )。
  A.总资产报酬率
  B.总资产周转率
  C.流动资产周转率
  D.净资产收益率
  E.资产负债率

  8.政府为了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的贯彻执行,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具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主要有(  )。
  A.对于项目的选址要根据产业政策,并结合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及区域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等,评价项目选址布局的合理性
  B.对于项目用地要结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和生态环境条件去评价其土地占用的合理性
  C.对于环境质量要结合环境功能规划和质量指标去评价其可保证程度
  D.符合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相关规定
  E.对于所选工艺和污染物排放状况要结合资源利用政策去评价其技术经济指标的环保性

  9.在社会影响分析中既属于正面影响,又属于负面影响的是(  )。
  A.对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B.对地区文化、教育、卫生的影响
  C.对居民收入的影响D.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的影响
  E.对设施、服务容量、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10.下列关于互斥投资方案比选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在寿命期相同的情况下,可直接将各方案的净现值作为衡量标准
  B.采用差额内部收益率法时,若差额内部收益率大于零,保留投资大的方案
  C.采用研究期法时,寿命期较长方案的净现值中需要考虑计算期以后的现金流量
  D.采用最小费用法时,不必考虑各方案的寿命期而直接比较各方案的费用现值
  E.采用净现值率排序法时,不一定能获得最佳组合方案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