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建筑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一级建筑师考试《设计前期场地与建筑设计》习题(23)

2011-02-14 10:18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1.新设计一幢耐火等级为一级的6层办公楼,但近处原有一幢3层办公楼,耐火等级为二级。两楼之间的设计间距,下列哪一种做法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
  A.设计间距为8m
  B.设计间距为5m
  C.设计间距为4m,但须把老楼与新楼相邻外墙改造成防火墙
  D.设计间距仅为2m,但须把新楼与老楼相邻的外墙设计为防火墙
  提示: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2.1条,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间距至少6m.

  2.选择工厂生活区所需的设计基础资料,(  )不必考虑。
  A.生活区的总人数、单身与家属的人口数
  B.生活区的总建筑面积,单宿、家属住宅及公共福利设施的建筑面积
  C.生活区水、电、煤气、蒸汽的需要量
  D.生活区对周围地区的环境污染影响
  提示:生活区一般无三废污染源。

  3.开发商拟在城区开发一个商城,将委托设计单位做前期工作,设计单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
  A.代表开发商去规划局了解规划要求
  B.做市场调查与分析
  C.做建筑方案设计
  D.签订委托书
  提示:开发商委托设计单位做前期工作,意味着请设计单位或建筑师据项目建议书着手设计基础资料,了解规划要求。

  4.山坡地分全阳坡、半阳坡及背阳坡(见下图),半阳坡是指(  )。

    山坡地
  A.西北、东北
  B.东、西
  C.西南、东南
  D.南、北
  提示:南、东南及西南为全阳坡;北、东北及西北为背阳坡;东、西为半阳坡。

  5.现有四块不同坡度的场地供某居住区用地选择,以场地坡度(  )较为经济合理。
  A.2‰
  B.5‰
  C.8‰
  D.12‰
  提示:居住场地允许3‰~10%范围,以取大值更妥。

  6.图示为一小山,风在其周围形成迎风区、顺风区、背风区、涡风区、高压风区等小气候区,(  )处为涡风区。

    小山

  提示:箭头区为迎风区;C为顺风区;D为高压风区;B为背风区;A为涡风区。
  7.大中型商场基地连接城市干道的位置,如下图,以下(  )符合要求。

    大中型商场基地
  提示:大中型商场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或基地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另外通道出入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8.下列工业与民用建筑某些建筑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公式,哪条是不正确的(  )。
  A.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B.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总用地面积
  C.绿化系数(绿化率)=绿化面积/总用地面积
  D.单位综合指标,如医院:㎡/床;学校:㎡/每位学生
  提示:工民建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公式,一般可不要单位综合指标。

  9.收集有关大气降水量的基础资料时,下列哪一条是不完整的(  )。
  A.当地采用的雨量计算公式
  B.历年和逐月的平均、最大和最小降雨量
  C.一昼夜最大强度降雨量
  D.一次暴雨持续时间及其最大雨量以及连续最长降雨天数
  提示:《建筑设计资料集5》厂址选择基础资料收集提纲无一昼夜最大强度降雨量要求。

  10.在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地面倾角6°以下),下列等高线的等高距,哪条是正确的(  )。
  A.1∶5000的地形图中为1m
  B.1∶2000的地形图中为0.75m
  C.1∶1000的地形图中为0.5m
  D.1∶500的地形图中为0.25m
  提示:等高线等高距一般规定地面倾角6°以下,1∶1000的地形图中为0.5m.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