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建筑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一级建筑师《设计前期场地与建筑设计》习题(24)

2011-02-14 10:22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1.在城市用地条件分析中,地质条件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水文地质
  B.冲沟
  C.地震
  D.矿藏

  2.在同一地区的下列地段中,作用在同一形式高层建筑外围护结构上的风荷载,哪个地段最大(  )。
  A.海岸岸边
  B.大城市近郊郊区
  C.大城市远郊的小城镇
  D.大城市具有密集高层建筑群的市中心
  提示:海岸岸边风荷载值最大。

  3.下列有关地震烈度的论述,哪条是错误的(  )。
  A.指某一地区,地面房屋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B.离震中愈远,地震烈度越小
  C.指某一地区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烈度
  D.地震烈度分为12度
  提示:指某一地区,地面房屋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是错误的。

  4.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下列哪一条划分是正确的(  )。
  A.10大类、56中类、79小类
  B.20大类、50中类、70小类
  C.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D.6大类、40中类、60小类
  提示: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5.大中型建设项目用地处于下列四种地区时,哪个通常可不用避开(  )。
  A.地震烈度大于9度的地区
  B.发育的岩溶(喀斯特)地区
  C.一级膨胀性和较厚的三级湿陷性黄土地区
  D.城市内的“热岛”区
  提示:城市内的热岛区不用避开。

  6.下列关于选择居民区场址的论述,哪条是不适当的(  )。
  A.不占良田,尽量利用荒山、山坡和沼泽地
  B.场地用地要充裕和卫生条件良好
  C.对居民区有污染的工厂,应位于生活居民区污染系数的最小方位侧
  D.尽量靠近城市,以利用城市已有的公共设施
  提示:沼泽地不适居民区。

  7.在设计前期工作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由(  )负责上报。
  A.当地环保部门
  B.环境评价部门
  C.设计单位
  D.建设单位
  提示:环境影响报告由建设单位上报。

  8.下述有关场地设计的主要内容,何者关系最少(  )。
  A.充分研究场地内建筑空间关系,并合理地布置平面
  B.合理进行竖向设计、管线综合、绿化布置与环境保护
  C.合理组织交通、停车及出入口
  D.合理方便施工,有利物资运输和采购建材
  提示:与施工关系最少。

  9.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规定,下列各建设项目的用地安排,哪个符合上述标准(  )。
  A.监狱、拘留所、劳改场所设在保安用地(D3)地块上
  B.休、疗养院,以及以居住为主的干休所设在休、疗养用地(C53)上
  C.电厂、变电站所、高压塔基设在供电用地(U12)上
  D.独立地段的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等设在商业金融用地(C2)上
  提示:《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A属(D3)地块。

  10.关于风向频率玫瑰图的概念,下列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
  A.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百分数值
  B.八个或十六个罗盘方位
  C.各个方向的最大风速
  D.风向是从外面吹向中心的
  提示:风向频率玫瑰图,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数值,按一定比例绘制的。一般多用八个或十六个罗盘方位表示。玫瑰图上所表示的风的吹向,是指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的。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