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洗孔、裂隙冲洗(灌前简易压水):
1)帷幕灌浆孔孔壁和裂隙均需进行冲洗,待孔口回清水为止,孔内岩屑残留厚度不大于20cm.冲洗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若该值大于1.0MPa时,采用1.0MPa.
2)帷幕灌浆孔灌浆前均需作简易压水试验。
3)简易压水试验压力值为该孔段最大压力值的80%,但最大值为1.0MPa.压水时间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吸水率按规范DL/T5148-2001计算。简易压水可结合裂隙冲洗同时进行。
4)对岩溶、断层、大型破碎带等地质复杂地段的帷幕灌浆孔段裂隙冲洗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1)制浆:采用集中制浆,用高压灌浆泵通过11/2′铁管道将制好的浆液送至施工现场。
高速制浆机拌和时间不得小于30s,混合浆液从制备至用完的时间不超过2h.制浆站输出浆液水灰比为0.5:1,浆液应用比重计校核,其加料误差应小于5%,制浆站、中转站应每30min测定一次浆液比重。
输浆站的输浆压力应控制在0.5~1.0MPa,流速应控制在1.4~2.0m/s,以避免浆液沉淀或凝结。
灌浆用水应符合拌制混凝土用水的要求。含有油类有机物及杂质的水,不得用于灌浆。
当工作面日平均气温低于5℃或日最低温度低于-3℃时,应做好机房、灌浆泵及灌浆管路的防寒保暖工作,浆液温度不得低于5℃。
炎热季节施工时,机房应采取防热降温措施,暴露在阳光下的灌浆管路采取防晒措施,搅拌桶内浆液温度不得高于30℃。
为提高水泥浆的流动性、扩散性和质量,我公司建议在水泥浆中加入贵州龙里高峡外加剂有限公司生产的NF-500高效减水剂,推荐用量为水泥量的0.15-0.6%,是否使用和具体配比由监理、设计决定。
2)灌浆设备及安装:灌浆用的风、水、电系统应有专用管路,以确保灌浆工作顺利进行,灌浆管路应能承受1.5倍的最大灌浆压力。
制、输、灌各系统间应有可靠的通讯联络措施,以确保供浆和灌浆质量。
灌浆泵性能应与浆液类型、浓度相适应,容许工作压力应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并有足够的排浆量和稳定性能,其压力摆动范围不大于灌浆压力的20%,否则应改用备用泵施工。
压力表的最大量程宜为最大灌浆压力的2.0~2.5倍。
进入灌浆孔的浆液和孔内返回拌和筒的浆液必须经过过滤。
灌浆时射浆管距被灌孔段孔底不大于0.5m.
3)灌浆顺序:设计为单排孔,排内又分为二序,先施工I序,后II序。
4)灌浆方法和方式:灌浆采用“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灌浆,不待凝”方法,灌浆方式为循环式。
5)灌浆材料:浆用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P.O42.5水泥。水泥细度要求通过80μm方孔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灌浆用水泥应保持新鲜,受潮结块﹑超过保质期的水泥不得使用,水泥应分期分批进行品质鉴定,严禁将不合格的材料灌进孔内。
灌浆用砂应为质地坚硬清洁的天然砂或人工砂,不得含泥团和有机物,粒径不大于2.5mm,细度模数不大于2.0.6)浆液的水灰比及变浆标准:浆液水灰比采用1:1、0.5:1两个比级,开灌水灰比为1:1.当压水试验不起压时,可直接采用0.5:1水灰比开灌;当吸水量大且压水试验起压时,仍按1:1水灰比开灌。
变浆标准: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吸浆量均匀减小时,或当吸浆量保持不变,压力持续上升时,灌浆应持续进行,不得改变水灰比;当某一级水灰比的吸浆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浆时间已达30min,而灌浆压力及注入率均无明改变时,浆液可加浓一级;变浆后如压力突增或注入率突减时,应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报告监理工程师;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