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灌浆压力:
8)灌浆结束标准:在设计压力下,注入率小于1L/min,延续灌注90min即可结束该段灌浆。
9)帷幕灌浆孔达设计孔深时,将孔内污物冲洗干净,并测量孔斜、孔深、方位角,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进行最后一段灌浆,灌浆结束后即可封孔。
串浆时的处理:灌浆过程中发现串浆时,宜采用下述方法处理:
1)如被串孔正在钻进,应立即停钻。
2)串浆量不大于1L/min时,可在被串孔内通入水流。
3)串浆量较大,尽可能与被串孔同时灌注。但应注意控制灌浆压力,防止岩体抬动。当无条件同时灌注时,应封堵被串孔。对灌浆孔继续灌注,直至灌浆结束。立即扫开被串孔,洗净后进行灌注。
灌浆中断的处理:灌浆工程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宜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并作记录。
1)尽可能缩短中断时间,及早恢复灌浆,否则应立即冲洗钻孔,再恢复灌浆,如冲洗无效,则应扫孔重灌。
2)恢复灌浆后,开始应使用中断前的水灰比,如吸浆量相似或略有减少,则应逐渐加浓浆液,直至灌浆结束。如吸浆量较中断前减少很多,且在很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则认为该灌浆段不合格。施工单位遇此情况时应立即上报监理,并对该灌浆段的地质和灌浆过程分析后再决定是否继续钻灌下一段,质量检查时该部位应布置检查孔。
特殊孔段的处理:
1)在有涌水的孔段灌浆时,当涌水压力超过0.2MPa时一般采用下列措施:
a灌浆前应测定涌水压和涌水量。
b尽量缩短灌浆段长。
c灌浆结束后屏浆时间不小于2h.
d待凝时间不得小于48h.
e必要时可在浆液中掺速凝剂。
当涌水压力小于0.2MPa时可参照上述措施处理。
2)大耗灰量孔段当灌浆段注入量达3t时,应采用下列处理措施:低压、浓浆、限量、限流、间歇灌浆;浆液中掺加速凝剂;灌注其他混合浆液。
3)遇岩溶管道孔段:
a充填型岩溶管道采用与大耗灰量孔段处理措施相同;
b空洞型岩溶管道应采用回填混凝土、石碴等处理措施,后进行灌浆;
c有水流型岩溶管道应采用模袋技术回填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后进行灌浆。
封孔:
1)灌浆孔和检查孔结束后,采用“置换和压力灌浆封孔法”进行封孔,封孔灌浆水灰比为0.5:1,灌浆压力为该孔最大灌浆压力。
2)勘探孔和回填孔采用孔口封闭全孔一次灌注,水灰比为0.5:1,灌浆压力为1.5MPa.
3)灌浆孔、回填孔、检查孔封孔后,待孔内水泥浆液凝后,灌浆孔上部空余部份应采用导管注浆法或干硬性M15砂浆人工封填捣实。
质量检查:
1)检查孔的布置,由设计代表、监理工程师根据灌浆资料、施工情况确定。
2)帷幕灌浆的质量应以分析压水试验成果为主,结合灌浆资料、钻孔取芯等综合评定。
3)检查孔数量:每一岩溶管道部位,至少布置一个检查孔。
4)灌浆检查孔的钻孔与取芯,压水试验一律按地质勘探标准进行。其孔径不小于75mm.
5)帷幕灌浆检查孔岩芯采取率应大于90%,并进行地质描述,岩芯应妥加保护。
6)帷幕灌浆质量压水试验检查: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压力为1.0MPa,检查孔段合格率为混凝土与基岩接触段及其下一段为100%,其余孔段合格率应在90%以上,其孔段指标不应超过规定值的200%,且不集中,认为合格。
7)经检查合格的检查孔,当设计需要作为观测孔使用时,必须妥善保护,其余均需按灌浆孔要求进行灌浆封堵。
8)对帷幕灌浆孔、勘探孔、回填孔、检查孔的封孔质量应进行抽样检查,其数量为灌浆孔的5%.检查方法为对已完成封孔的钻孔进行钻孔取芯,要求钻孔深度6~10m,水泥浆液结石连续、密实。
9)帷幕灌浆防渗标准:吸水率为q≤5Lu.6.施工进度计划进场时间:2005年3月10日前到达施工现场;施工时间:2005年3月15日——2005年5月15日;工期67天。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上一页]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