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物探孔回填150mm回填孔回填细石混凝土(或砂浆、碎石、模袋砂浆)
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钻孔(孔径150mm)→混凝土拌制→回填细石混凝土→待凝,继续以上步骤,直至终孔。
1.施工准备:对主要设备的维修、保养及运行,检查辅助设备及生产工具的配备是否齐备,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坐标确定孔位并报监理复核、确认。
3.钻孔(孔径150mm):钻孔采用回转式钻机和金刚石钻头或硬质合金钻头钻进,将钻机对准孔位,开孔孔位与设计孔位的偏差不大于10cm,然后将钻机底座找平并安装牢固,须保证施工过程中不松动。钻进过程中须对钻压、钻速、转速、冲洗液流量进行严格控制。钻孔钻至溶洞时,应详细记录溶洞位置、是充填或空洞、脱空尺寸、洞内是否有水等。钻孔深度与设计孔深误差不大于20cm.
4.细石混凝土(砂浆)拌制:细石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15(砂浆标号C15),拌制前必须对所用的当地砂石料、水泥和外加剂送科研部门进行配合比试验,根据实验数据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经实验室检验合格和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生产。细石混凝土坍落度要求大于14cm,细石粒径不大于40mm.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要有实验室检验合格证明。
细石混凝土拌制时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计量,坚持过磅称重,保证混凝土搅拌时间,搅拌时投料顺序必须按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外加剂(我公司建议在水泥浆中加入贵州龙里高峡外加剂有限公司生产的NF-500高效减水剂)的顺序依次投料,原材料投量偏差不能超过规范所规定的允许偏差值。细石混凝土采用机械拌制,搅拌时各种材料要混合均匀,搅拌时间不得少于60秒。
生产出来的混凝土必须进行坍落度测试和试块制作。拌制好的细石混凝土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运至现场进行浇注,若因运输原因或其他原因,不能及时浇注时,需重新拌制方能使用,耽搁时间较长或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使用。
回填砂浆时,砂浆坍落度要求大于14cm,拌制过程及要求同上。
回填碎石时,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80mm.使用模袋技术,其砂浆坍落度要求大于14cm,拌制过程及要求同上。
5.回填细石混凝土(砂浆):
钻进过程中遇到岩溶通道时,即停止钻进,从孔口对该溶洞、溶隙、断层进行混凝土回填。首先进行导管安装,导管在安装前需在钻溶洞、溶隙、断层前分段拼装好,并要仔细检查,对产生变形和漏水的导管不能使用,内壁和接头要冲洗干净,接头处密封要完好有效,导管入孔后要居中,沉放稳定,导管底口距孔底高度要能放混凝土,一般控制在50cm左右,对放入孔内的导管作好测量,准确记录总长度和每节导管的长度和排列顺序,导管直径采用Ф127mm,导管的长度控制在2~3m左右,导管顶端安装Ф60mm直径左右的漏斗,便于混凝土的投入。
细石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导管埋藏在混凝土中,不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导管埋藏深度不低于2m,最大不超过4m,导管要勤提勤拆,每次提管最多不得超过2m.灌注时导管随细石混凝土面高度上升而提升、拆卸,一直到溢出地面为止。
使用模袋技术回填砂浆,其方法可现场确定;此技术是我公司独有的一项成熟的施工技术,并在洪家渡、索风营、构皮滩等水电站的岩溶堵漏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6.如果是在水下回填混凝土,为保证回填质量,建议将细石混凝土改为水下混凝土配方,其拌制、回填的过程及要求与细石混凝土基本相同。
7.待凝:混凝土浇筑溢出地面后,即停止浇筑,待凝24-48小时,然后继续钻进,遇到溶洞、溶隙、断层时继续以上步骤,直至终孔。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