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2011年岩土工程师辅导:混凝土施工防水技术(2)

2011-08-10 14:10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2.真空联合堆载系统的组成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由排水系统、真空系统和加压系统组成。

  2.1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由砂垫层(横向排水体)和竖向排水体(砂井)组成。砂垫层一般采用中粗砂,含泥量应小于5%,厚度40-70cm,表面宜铺设平整。如果不采用真空预压,砂垫层的边缘必须出露以排出软土释放的水;对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必须将砂垫层密封以保证不漏气。

  2.2真空系统真空系统主要由密封膜、滤水管和真空泵组成。密封膜用于密闭砂垫层和浅层软土,防止漏气;滤水管成网络状态铺设在砂垫层中,使抽真空形成的负压在砂垫层和砂井中快速扩散,井将固结释放的水输送出去:滤水管与真空泵相连,真空泵连续抽水、抽气,保证负压的形成。真空系统可以在砂垫层中形成60kPa~80kPa的负压。

  2.3加压系统加压系统实际就是填土堆载,分阶段堆填到设计高度,井确保地基的稳定性。为了减少工后沉降,必要时可以实施超载预压,预压填土高度超出正常路堤高度,等地基沉降量达到要求后再卸荷。

  3.真空联合堆载法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3.1加固效果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是在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软基处理方法,它具有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的双重效果,适用干设汁荷载大,承载力要求高的工程。该方法在加固效果方面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①固结速度真空预压阶段,真空度通过滤管、砂垫层及垂直排水通道逐渐向上体内部传递,土体中的孔隙水在这种压差的作用下不断向外排出,从而使土体发生排水固结。真空堆载和联合预压阶段在真空预压的基础上,再利用路堤填上进行堆载预压,一方面堆载的作用使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升高;另一方面真空预压的作用使砂垫层及垂直排水通道的孔压要处于负压状态,这样地基中孔隙水的压差就更加大,加速了土体中水的排出,固结速度自然快,加固的效果就更加明显。

  ②加固深度加固深度主要取决于引起孔隙水压力变化的深度。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软基方法中,真空度是引起孔隙水压力变化的主耍因素之一,它沿深度的传递与竖向排水体的井阻有关。大量的现场实测资料显示,真空度沿深度的衰减明显低于堆载时总应力沿深度的衰减。因此,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方法的加固深度大于普通的堆载预压。

  ③强度增长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软基方法中,当真空度达80kPa时,真空荷载相当于4m~5m高度的填上荷载,这使得该方法在预压过程中的等效超载高度高,加之固结速度快、影响深度深等因素,都使得地基的强度增长快,而且提高幅度大。

  3.2地基稳定性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方法是在真空预压的基础上,施加堆荷外载。由于真空产生负压,使土体产生向内收缩变形,可以抵消因堆载引起的向外挤出变形,因而,地基在填土过程中的稳定性较好。从另一角度分析,地基产生向内的收缩变形,等同于在路基两侧施加反压护道,可知增加了抗滑力距,因而抽真空产生负压有利于路基稳定。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