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基坑围护施工
基坑围护方案:采用重力坝体形式挡土隔水,重力坝体为水泥搅拌桩,搭接200毫米,水泥掺入量13%,水灰比0.5,搅拌桩的入土深度根据不同部位在17-18米之间。为了增加坑底土体抗力,以减少重力坝体位移,从而减少对相邻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基坑内部进行水泥土搅拌基地加固,加固体系呈格栅型布置。加固宽度5米,深度为坑底下4米,水泥掺入比也为13%.
根据工程特点,选择桅杆式GPJ-7型双轴搅拌桩和HB603型柱式灰浆泵注浆,采用二次回转切削土,二次注浆,三次搅拌的成桩工艺。根据施工进度,工程投入8台搅拌桩及相应配套设备,分区段同时施工,并采用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前根据地质资料挖除基槽的杂填土,直到原土为止,保证挖槽宽度大于1.1倍的桩面宽度,深度根据杂填上深度确定,地表软弱时,采取防止机械失稳的措施。
2、枕木铺设必须做到相对水平,地基必须稳固,随时检查调整底座下枕木的位置,保证机座的水平和导向架对地面的垂直度,其误差小于1%.
3、在施工之前通过数根试桩确定水泥浆的最终水灰比、泵送时间,搅拌机提升速度。严格控制第一次下沉预搅速度,使土体完全预搅切碎,同水泥浆均匀搅合。根据试桩施工获得的参数,第一次和第二次提升速度宜控制在0.5m/min,采用“二喷三搅”的施工工艺。
4、注浆搅拌须保证注浆的连续性,因故断浆,必须把搅拌头下沉至浆面以下0.5-1m待恢复供浆时再提升注浆搅拌。
5、为了确保工程围护体系的连续性,要求桩间搭接长度不少于20厘米,已施工的桩号及时在图上标记,并经常对照桩位布置图进行校核,避免错位和漏桩,钻头直径保证在70cm±1cm,相邻桩施工时间间隔保持在24小时以内,大于24小时的接头部位,则采取补桩或压密注浆予以补强。
6、水泥浆配制采用P.032.5普通水泥,搅拌时间控制不少于60S,倒入集料斗的水泥浆必须过滤,并不停搅动,防止水泥浆离析。
7、施工时准确丈量机上余尺,确保设计桩长,每次移机仔细丈量移机长度,防止累积误差过大。
8、在施工过程中每天对水泥用量和桩的施工数量进行统计,根据统计数量及时分析每根桩水泥掺量是否达到设计规定要求。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