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2活性污泥的性质及性能指标
1.物理性能:—“菌胶团”—“生物絮凝体”
颜色:褐色、(土)黄色、铁红色
气味:泥土味(城市污水)
比重:略大于1(1.002~1.006)
粒径:0.02~0.2mm
比表面积:20~100c㎡/ml
2.生化性能:a.活性污泥的含水率:99.2~99.8%;b.固体物质的组成:
1)有机物75—85%
2)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e):
3)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i):
4)无机物质(Mii):
3.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A.细菌: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
特征:1)多属好氧和兼性异养型的原核细菌;
2)在有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其世代时间为20~30分钟;
4)其中的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B.其它微生物——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大约为103个/ml
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反应过程中数量和种类的增长与递变的模式:
l活性污泥系统启动初期,游离细菌居多,原生动物肉足虫(如变形虫)——游泳型纤毛虫(如豆形虫、草履虫)。
l菌胶团培育成熟,细菌多“聚居”在活性污泥上,处理水水质良好;原生动物以带柄固着型的纤毛虫(如钟虫、等枝虫等)为主。
l原生动物能不断摄食水中的游离细菌,起到进一步净化水质的作用。
l后生动物(主要指轮虫)在活性污泥中是不经常出现的,仅在处理水质优异的完全氧化型活性污泥系统(如延时曝气)中出现,因此,轮虫出现是水质非常稳定的标志。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