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人均GDP400~1000美元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达国家3000~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属于粗放型的增长。多年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调整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不同发展道路;
在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实行优化开发的同时,坚持环境优先战略;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排污总量控制,积极开展污染综合治理,开发和推广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修复,有效减少污染,缓解生态危机,节约资源能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保护环境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环境权益公平问题,环境不公会加剧社会不公。环境不公主要表现在城乡不公、二是区域不公和阶层不公上。加强环境保护,要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环境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平等无例外提供的优良生态环境这一公共产品,是政府应该强化的社会职能。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须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建设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就该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必须根据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跨行政区域的不良环境影响,严格执行环保部5号令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杜绝违法审批、违规审批、越权审批等行政乱作为现象,服务群众,秉公执法,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当代人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本区域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发展为代价,保证人对优良环境的价值需求的公平满足与实现,就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