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管理与实务》复习指导一(15)
1F414000土石方工程
1F414010土石分级与分类
1F414011掌握土石方工程施工的土石分级
依据开挖方法、开挖难易、坚固系数等,土分4级,岩石分12级。
一、土的分级
土的分级是从开挖方法上区分的4级
土的分级从开挖方法上分,用铁锹或略加脚踩开挖的为Ⅰ级;用铁锹,且需用脚踩开挖的为Ⅱ级;用镐、三齿耙开挖或用锹需用力加脚踩开挖的为Ⅲ级;用镐、三齿耙等开挖的为Ⅳ级。
二、岩石分级
岩石的分级根据坚固系数的大小分级,前10级的坚固系数在1.5~20之间,除Ⅴ级的坚固系数在1.5~2.0之间外,其余以2为级差;坚固系数在20~25之间,为XV级;坚固系数在25以上,为XVI级。
1F414012熟悉洞室开挖的围岩分类
类别
|
名称
|
围岩主要工程特征
|
结构面特征
|
地下水
活动状态 |
开挖面毛洞围岩稳定状况
|
I类
|
稳定
|
岩石新鲜完整,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节理裂隙不发育或稍发育,多系闭合且延伸不长。无或偶有软弱结构面,宽度一般不小于0.1m,岩体呈块状整体结构或块状砌体结构
|
结构面无不稳定组合,断层走向与洞线近正交
|
洞壁干燥,或只有轻微潮湿现象,沿个别节理裂隙有微弱渗水
|
成形好,无坍塌掉块现象
|
Ⅱ类
|
基本稳定
|
岩石新鲜或微风化,受地质构造影响一般,节理裂隙稍有发育或发育,有少量软弱结构面,宽度小于0.5m,层间结合差,岩体呈块状砌体结构或层状砌体结构
|
结构面组合基本稳定,仅局部有不稳定组合,断层等软弱结构面走向与洞线斜交或正交
|
洞壁潮湿,沿一些节理裂隙或软弱结构面有渗水滴水
|
开挖中局部有掉块落石现象,局部成形差,长时间暴露,局部有小坍落
|
Ⅲ类
|
稳定性较差
|
岩石微风化或弱风化,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节理裂隙发育,部分张开且充泥,软弱结构面分布较多,宽度小于1m,岩体呈碎石状镶嵌结构
|
结构面组合不利于围岩稳定者较多,断层主要软弱结构面走向与洞线斜交或近平行
|
地下水活动显著,沿节理裂隙或断层带有渗水、滴水或呈线状涌水
|
成形稍差,无支撑时产生小规模坍塌,高边墙侧壁有时局部失稳
|
Ⅳ类
|
稳定性差
|
同第Ⅲ类岩体状态,但软弱结构面分布较多,宽度小于2m,节理裂隙局部极发育,岩体呈碎石状镶嵌结构局部呈碎石状压碎结构
|
结构面组合不利于围岩稳定,断层等软弱结构面走向与洞线近平行
|
地下水活动显著,沿节理裂隙或断层带有渗水、滴水或呈线状涌水
|
成形差,顶拱一般因坍塌而超挖,无支撑时可产生较大坍塌,边墙有失稳现象
|
V类
|
极不稳定
|
1.石质围岩:岩石强风化或全风化,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节理裂隙极发育,断层破碎带宽大于2m,以断层泥、糜棱岩、角砾岩为主,裂隙中多充泥,岩体呈角砾泥砂岩屑状散体结构。
2.松散土层、砂层、滑坡堆积层及一般碎、卵、砾石土等。 3.挤压强烈的大断层带,裂隙杂乱,呈土夹石或石夹土状 |
结构面呈零乱状不稳定组合,断层等主要软弱结构面走向与洞线近平行
|
地下水活动强烈,有较大涌水量,常引起不断坍塌
|
成形很差,围岩极易坍塌,甚至出现地表下沉或冒顶
|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