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教材精髓(7)
(二)平面位置放样方法的选择
平面位置放样应根据放样点位的精度要求,现场作业条件和拥有的仪器设备,选择适用的放样方法。平面位置放样的基本方法有:直角交会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几种。
(三)高程放样方法的选择
1.高程放样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放样点高程精度要求和现场的作业条件。可分别采用水准测量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解析三角高程法和视距法等。
2.对于高程放样中误差要求不大于±10mm的部位,应采用水准测量法。
3.采用经纬仪代替水准仪进行工程放样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放样点离高程控制点不得大于50m;
(2)必须用正倒镜置平法读数,并取正倒镜读数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4.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设高程放样控制点时,注意加人地球曲率的改正,并校核相邻点的高程。
(四)仪器、工具的检验
1.施工放样使用的仪器,应定期按下列项目进行检验和校正:
(1)经纬仪的三轴误差、指标差、光学对中误差,以及水准仪的i 角,应经常检验和校正。
(2)光电测距仪的照准误差(相位不均匀误差),偏调误差(三轴平行性)及加常数、乘常数,一般每年进行一次检验。
2.施工放样使用工具的应按下列项目进行检验:
(1)钢带尺应通过检定,建立尺长方程式。
(2)水准标尺应测定红黑面常数差和标尺零点差。标尺标称常数差与实测常数差超过1.0mm 时,应采用实测常数差;标尺的零点差超过0.5mm时,应进行尺底面的修理或在高差中改正。
(3)塔尺应检查底面及结合处误差。
(4)垂球应检查垂球尖与吊线是否同轴。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