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知识点总结(15)
(三)涵管导流
涵管导流(如图1F412012-4所示)是利用涵管进行导流。适用于导流流量较小的河流或只用来担负枯水期的导流。一般在修筑土坝、堆石坝等工程中采用。涵管通常布置在河岸滩地上,其位置常在枯水位以上,这样可在枯水期不修围堰或只修小围堰而先将涵管筑好,然后再修上、下游断流围堰,将河水经涵管下泄。
或栈桥,由自卸汽车等运输工具运来抛投料,
沿龙口前沿投抛。先下小料,随着流速增加,逐渐抛投大块料,使堆筑戗堤均匀地在水下上升,直至高出水面,截断河床。平堵比立堵法的单宽流量小,最大流速也小,水流条件较好,可以减小对龙口基床的冲刷。所以特别适用于易冲刷的河床上截流。由于平堵架设浮桥及栈桥,对机械化施工有利,因而投抛强度大,容易截流施工。
(二)立堵
立堵(如图1F4l2O13-2所示)是用自卸汽车等运输工具运来抛投料,以端进法抛投(从龙口两端或一端下料)进占戗堤,直至截断河床。立堵在截流过程中所发生的最大流速,单宽流量都较大,加以所生成的楔形水流和下游形成的立轴漩涡,对龙口及龙口下游河床将产生严重冲刷,因此不适用于地质不好的河道上截流,否则需要对河床作妥善防护。立堵法无需架设浮桥或栈桥,简化了截流准备工作,因而赢得了时间,节约了投资,在许多岩质河床的工程上广泛应用。
(三)混合堵
混合堵是采用立堵与平堵相结合的方法,有立平堵和平立堵两种。
1.立平堵。为了充分发挥平堵水力条件较好的优点,降低架桥的费用,工程中可采用先立堵、后架桥平堵的方式。
2.平立堵。对于软基河床,单纯立堵易造成河床冲刷,往往采用先平抛护底,再立堵合龙的方案。
此时,平抛多利用驳船进行。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