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
1)形成的条件
①地质条件
岩性:在岩土层中,必需具有受水构造、聚水条件和软弱面(该软弱面也是有隔水作用)等,可能形成滑坡。
地质构造:岩体构造和产状对山坡的稳定、滑动面的形成、发展影响很大,一般堆积层和下伏岩层接触面越陡,则其下滑力越大,滑坡发生的可能性也愈大。
②地形及地貌
从局部地形可以看出,下陡中缓上陡的山坡和山坡上部成马蹄形的环状地形,且汇水面积较大时,在坡积层中或沿基岩面易发生滑动。
③气候、径流条件
气候条件;地表水作用;地下水作用等。
④其它因素如地震,人为地破坏边坡坡角、破坏自然排水系统,坡顶堆载等都可能引起滑坡。
2)判别滑坡的标志
①地物地貌标志:
滑坡在斜坡上常造成环谷(如圈椅、马蹄状地形)地貌,或使斜坡上出现异常台坎及斜坡坡脚侵占河床(如河床凹岸反而稍微突出或有残留的大孤石)等现象。滑坡体上常有鼻状凸丘或多级平台,其高程和特征与外围阶地不同。滑坡体两侧常形成沟谷,并有双沟同源现象。有的滑坡体上还有积水洼地、地面裂缝、醉汉林、马刀树和房屋倾斜、开裂等现象)。
②岩、土结构标志:
滑坡范围内的岩、土常有扰动松脱现象。基岩层位、产状特征与外围不连续,有时局部地段新老地层呈倒置现象,常与断层混淆,其区分见表5.常见有泥土、碎屑充填或未被充填的张性裂缝,普遍存在小型坍塌。
③水文地质标志:
斜坡含水层的原有状况常被破坏,使滑坡体成为复杂的单独含水体。在滑动带前缘常有成排的泉水溢出。
④滑坡边界及滑坡床标志:
滑坡后缘断壁上有顺坡擦痕,前缘土体常被挤出或呈舌状凸起;滑坡两侧常以沟谷或裂面为界;滑坡床常具有塑性变形带,其内多由粘性物质或粘粒夹磨光角砾组成;滑动面很光滑,其擦痕方向与滑动方向一致。
注:当滑坡借用断层面作滑坡床时,可据下列特点判别:①滑坡地貌特征;②滑坡床一般只部分地借用断层面,必须还有一部分与断层面分开;③顺坡向的滑坡擦痕叠在断层原有擦痕之上;④在滑坡范围内,滑坡位移改变断层两盘原有断距关系和岩体松动程度。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