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监理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复习指导:浅谈公路工程质量监理(一)

2010-09-15 13:33 来源:来源网络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内容摘要]从质量监理的角度,并结合自己的工程实践,闸述了现场的质量监理并详细介绍了路基,沥青路面,桥梁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及要点,并综述了作为监理人员必须独立完成的五种试验。

  [关键词]公路、质量、监理、控制

  [引言]

  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是造福人民的大事,我国公路工程师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阶段,而工程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成败。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明确指出:质量第一是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一个长期战略方案。朱镕基总理在加快公路基础设施方面提出:首先要抓的是工程质量,要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不搞豆腐渣工程,不搞水一冲就垮的公路。现届政府的国家领导人也非常重视质量工作,可见这是国家一项基本国策。而在我们公路工程监理工作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质量监理,如何做好质量监理工作,不仅是监理企业练好内功的根本,适应市场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且也是一名普通监理人员进行日常工作必须要深入研究和讨论的课题。根据本人简短的历史所得,菲薄的工作经验,特归纳出路基,路面,桥梁几个方面来试行闸述,希望可以得到老师和同行们的批评教诲,以正谬解,以益得失。

  一、桥涵部分

  桥梁工程分为上下部构造,上部构造包括梁预制和安装,支座,防水层及栏杆等安装,桥面铺装;下部构造包括墩台身砌筑和明挖,桩,沉井基础。

  (一)按照一般施工顺序,我首先浅述对下部构造的理解

  (1)明挖基础

  明挖基础在公路工程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中小型桥梁工程中,更是非常普遍的结构形式,对于这种浅基础结构,我认为:(A)基础开挖的大小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满足施工要求,平面位置须与图纸所标示的一致。这就需要我们复测轴线位置,复测几何尺寸,这也是日后工程计量的第一手数据。我在合安高速公路从事该项工作时,常常出现水文,地质情况与设计图纸不符,这也是须注意须记录在案的一个经常性的工作,以备将来做出处理意见时参考用。(B)基坑尺寸的大小,应满足基坑本身立模和排水设施的施工面积。在具体工作中,我本人出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基坑尺寸是按图纸尺寸开挖的,木工班长立模后,钢筋班却会出现不能严格按图示尺寸扎钢筋笼的现象。经常性的原因是,图示的钢筋笼下料长度尺寸有偏差,如果这时监理工作者在现场处理武断草率,不仅造成国家资源浪费而且出会引发不必要的纠纷,这就需要我们做好预先控制,事前监理,及时与最基层的施工人员通气,做好最基础的审核工作,才算真正的把监理工作落到了实处。(C)基坑边坡尺寸应按具体现场实际确定,不能一味按照图示硬搬照抄,这和上一项设立排水设施联系到了一起,不仅要预留出排水沟集水坑的位置,而且要考虑实际所使用的排水机械的可操作性,否则造成边坡的坍塌,会间接影响到诸如模板的稳定性,基底的密实程度,将来的外观尺寸等等诸多方面,带来影响工程质量的不利因素。如果采用板桩围堰,那更要根据土质及基坑深度经验算合格后方可设置。(D)如是没有碎石,贫砼的基底处理,且不设钢筋的圬工基础,还须确认地基符合设计要求,并经鉴证后方可进行圬工作业。还有在其他工程部位也少不了的一项工作——填写检查记录,这也是做质量监理自我保护的具体体现之一。

  (2)桩基础

  桩基础在具体工作中,一般遇到的是钻孔桩,挖孔桩和沉入桩。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