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监理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复习指导:浅谈公路工程质量监理(五)

2010-09-15 13:40 来源:来源网络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二)上部构造

  桥梁上部构造的质量监理内容我试分为梁的预制或现浇,梁的安装,桥面系三部部分来试述。

  (1)预制现浇

  1在现浇连续箱梁中的质量监理,最初要考虑的不是现浇本身,而是地基,要保证地基有足够的承载力,避免因沉降过大和沉降不匀,引起连续箱梁横隔梁墩顶负弯矩区产生裂缝,需要挖除软弱的地基土层,或进行碾压夯实,必要时还要采用挤密(砂桩、碎石桩),在土中注入凝胶剂等手段填实孔隙,增加土颗粒间的联结,从而达到加固的目的,还有经济易行的原地基灰土处理,或者铺设砂垫层的处理方案。监理人员还要对施工中的工艺进行审查和把关,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认真审核。

  (A)箱梁标高控制

  为保证结构竣工后尺寸准确,脚手架应预留施工拱度,务必要求设置箱梁施工标高,在确定箱梁施工标高时我认为要综合考虑到脚手架和地基承受施工荷载后引起的变形,连续箱梁由于砼收缩及徐变引起的挠度,由于杆件接头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产生的变形这一系列因素,现场监理时,经常可以发现的还有脚手架的基础受载后的沉降,还有来自底板的刚度影响因素等等。所以说,质量监理在进行箱梁标高控制时,要综合考虑的方面很多,我曾在一座大型匝道上跨桥的监理工作中,为严格控制现浇箱梁支架,基础沉降量和支架变形,正确设置为抵消支架总变形的支架预提高度,要求施工方面在正式浇筑砼前,用袋装砂对箱梁支架地基进行了等载预压以消除其不可恢复的变形,并观测了其弹性变形值,根据该值正确地设置了箱梁施工标高,当时考虑了砼收缩徐变引起的挠度以及对连续箱梁浇筑进行水平分层(上层为顶板、翼板;下层底板、腹板)的实际具体施工过程,将连续梁施工标高在设计标高的基础上,每个墩顶位置箱梁的预提高度为弹性变形值,每跨跨中预提高度为弹性变形值加1CM.其余位置的预提高度均以每跨墩预提高度为最小值,跨中预提高度为最大值按直线成比例分配,根据第一联箱梁预压观测结果,确定该联施工标高,在设计标高的基础上,总结出每个墩顶每跨跨中和其它位置的预提高度。为验证箱梁施工标高的设置是否合理,还对第一联箱梁落架后的标高进行了追踪观测。

  (B)砼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浇砼时,我个人的习惯是首先检查计量缓凝早强剂的容器,保证用量,保证砼初凝时间,使支架,地基变形在砼初凝前基本稳定,连续箱梁一次性浇筑难度较大,且质量上可靠的保证不多,监理人员应建议采用二次浇筑的方法,第一次浇筑至箱梁上承托始点,包括底板和腹板,第二次再浇筑顶板和翼板,这种方法比较稳妥,但是由于桥墩是钢性支撑,支架为弹性支撑,在第二次浇筑顶板时,底板会产生下挠,支架受力增大,从而支架,地基又产生变形,导致沉降不均,使得支座反力增大,横隔梁墩顶负弯矩增大,极容易导致墩顶开裂的质量事故,为此在施工单位正式浇筑顶板砼之前,为了尽可能克服在浇筑顶板过程中,支座反力增大(墩顶负弯矩增大)这一问题,质量监理应不间断仔细检验支架有无收缩和下沉,在督促施工单位对支架进行预加变形同时,将各顶托调紧,达到减少支座反力(墩顶负弯矩)的目的,并督促施工人员将箱梁室内的养生积水全部抽除,要提醒现场组织者拿出措施,尽可能减少浇筑顶板时人为的施工荷载,最好在砼新浇筑完毕后封堵便道,避免对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在梁顶负弯矩区设计了扁索的箱梁,这种不利因素就大大减轻了。

  2预制梁

  在预制梁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我们监理批复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监理除应随时检查主要材料的进货质量,确保材料满足质量标准和生产需求,还应督促施工单位随时检查,保养各类机械,确保其工作期间的连续性,以免出现关键工序出现停顿,故障等现象,并对以下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