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台座、底模
制梁台座的数量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正常的破损,所以要按梁的数量和台座制梁周期来确定,底模的设计长度应考虑预制最大交角的斜交梁的要求,应要求施工单位在制梁区周围设置排水沟。
(B)应要求施工单位专人负责检查内模加固定位,督促施工人员在模板安装前和拆除后除锈并涂刷脱模剂。一般不允许采用废机油。模板在加工时,应要求焊接的牢固性,一般的工艺是在固定的平台上,将面板直线段尺寸裁好并固定好,焊好水平肋,再与框架焊接,带弧度部分面板要上车床轧制。加工好一套后,一定要督促施工人员事先试拼,检查平整度,最后要用手砂轮磨光。
为防止漏浆,所有的接头都要用橡胶板粘牢,在与底模的结合上,采用在底模两侧预埋角钢,粘橡胶板,侧模要求施工人员通过底部对拉杆夹紧底模,顶部设同样对拉螺杆,横隔梁堵头要采用穿横杆加木楔。在拆模时,要提醒施工人员如果侧模夹的较紧不要拉模板底部,而应拉模板上部,以防梁体破损。
(C)普通钢筋及预应力
普通钢筋进场后应立即进行分批抽检及复检,检查不合格的产品立即清场,不得滞留工区,钢筋堆放场地必须干燥,存放钢筋必须下垫方木,上盖防雨布,钢筋要挂牌,编号堆放。编号上要有日期,使用原则是新进场的钢筋先用,避免始终都用旧钢筋。进场的钢筋要有出厂合格证,并测量其抗拉强度及弹模,钢绞线存放要求与普通钢筋一致,且严禁有油污。钢绞线下料时监督施工人员必须采用砂轮切割机切断,张拉前对千斤顶必须进行标定,千斤顶使用规范规定的时间或次数后必须重新标定。钢绞线布设前必须要对台面进行除锈,刷脱模剂并待脱模剂晾干。底板在预应力钢筋张拉后要进行二次清洁,预应力钢筋有效长度以板跨中心线对称布置,使板梁两端的失效长度相等,失效范围采用硬塑料管将钢绞线套住,以使预应力钢筋与砼不产生握裹作用。张拉时千斤顶,油表必须经标定后配套使用,张拉时对张拉力和伸长值进行双控,放张必须均匀放张,放张后注意观测空心板梁的反拱度发展速度与计算值相差多少,空心板梁的上缘,端部及其他部位是否有裂缝。放张后钢绞线不准采用电焊或气焊切割,应采有圆盘锯机械切割,为确保施工安全,张拉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千斤顶两侧。
(D)浇筑
为确保砼质量,应保证二级碎石比例合理,并在工地上进行筛分实验。提醒施工人员灌注时预留出伸缩缝,防撞栏,通讯管道吊架等预埋件的预留孔,我曾经在工地上遇到过未预留的梁情况,结果处理起来很难。振捣砼采用插入式捣棒,在进行旁站监理时,应要求施工人员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橡胶芯模左右移动,同时提醒施工人员注意避免振捣棒接触芯模,以免出现穿孔漏气的现象,砼浇筑要一旦完成,拆模时间根据气温而定,内模应待砼初凝后拆,不允许施工人员为周转而提前拆模。拆外模后应立即凿出绞缝筋,并督促施工单位派专人及时养生,要保证砼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每次浇筑砼应按规范要求在监理人员在场情况下制做试件,并独立做实验,要求试件与梁体同等条件下养护,达到设计强度90%放张。
(E)存放、运输、安装
应要求施工人员及时对梁体按所属标段桥名,具体位置编号,应留心存梁的时间,不能超出规范中所规定的时间,以防止产生反拱。存梁工区也应事先要求施工人员做好平整压实工作,地面标高也应大于排水沟处地面标高,梁不得直接放至于原地面,放置也要平顺无倾斜。运梁过程中必须在支座处支垫,避免在跨中支垫,以防止预应力产生的负弯矩起破坏作用,运梁道路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如进场道路满足不了需要的应要求施工人员进行加固和维修,为了避免运梁拖车及其他重型机械通过新架桥梁时集中受载应建议施工单位在桥面上铺设枕木,吊运时必须选择与所吊梁相对的千斤顶及卸器。落梁前,必须对垂直千斤顶及油泵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自行组装的架梁设备,在使用前要求施工人员进行荷载试验,试验重力要考虑超载冲击,风压等因素的影响,预应力砼梁安装就位时,梁内孔道压浆强度应达设计要求,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安全措施务必到位。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