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纵缝的处理
水泥稳定结构层的施工应该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纵缝应按下述方法处理:
(1)在前一幅施工时,在靠中央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稳定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2)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支撑木(或板)的部分,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整形和碾压;
(3)养生结束后,在铺筑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撑木(或板),并在侧面浇洒粘层油。
(4)第二幅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第一幅的部分,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进行整形和碾压。
六、拌和机用料控制
拌和机材料用量采用微电脑进行控制,称料准确、操作简单。为保证底基层、基层施工质量,我们主要做好如下工作:
1. 每天派人专门负责旁站工作,严把用料关,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
2. 严格按规范要求,随机取样制件,进行无侧限抗压试验和含水量试验。
3. 监理有关人员轮流到施工现场进行把关,认真指导监督,热情服务。
4. 定期进行原材料(水泥、石屑)检验,不合格材料坚决清除。
七、检测
1. 进行水平测量,测定稳定层顶面标高,若低于设计标高,则应立即凿毛,补料碾压;高于设计标高部分则铲除,往后施工则可通过调整松铺系数来达到控制标高的目的。
2. 进行压实度检测。应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则及时碾压,直至达到要求为止,并及时积累经验,掌握稳定层的碾压遍数,碾压含水量,使之达到最佳压实效果。
八、养生及交通管制
1、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过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
2、采用湿砂(或稻草)进行养生,厚度宜为7cm.砂(或稻草)铺匀后,应立即洒水,并在整个养生期间保持潮湿状态。
3、基层的养生期不宜少于7d,且应限制重型车辆通行。
4、养生期间,除施工车辆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以免使结构层受到破坏或损伤。
5、养生期结束后,应先清扫基层,并立即喷洒透层油(乳化沥青),沥青用量按0.8~1.0kg/㎡控制,破乳后宜在上均匀撒布5~10mm的石屑。
九、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应获得较为准确的ρdmax 和Wop ,以便控制施工压实度。
2、 认真总结试验段试铺经验,确定碾压含水量、碾压温度、碾压遍数、松铺系数及施工长度等,以便指导下步施工。
3、施工时,应根据施工队实际情况分段、分块进行。
4、摊铺时,要注意混合料是否有离析现象,如果有要及时用人工重新拌和均匀。
5、严格控制水泥用量,使其精确到±0.5%范围内。水泥用量偏小,其强度达不到要求;用量偏大,以后将会产生大量的收缩裂缝。
6、要严格控制底基层、基层顶面标高,禁止互补,造成浪费。
7、 压实度检测应掌握好检测时间,一般宜在水泥初凝前进行,因为初凝前,稳定料尚未凝结硬化,挖试坑容易,且此时所测压实度最能反映稳定料在接近Wop 情况下的密实程度。
8、务必重视养生,保持层面处于润湿状态,以保证强度的正常增长,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