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安全评价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安全评价师学习资料: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三)

2010-09-13 15:31 来源:来源于网络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附录 B(标准的附录)

  与饮用水接触的防护材料卫生标准检验方法B1 样品预处理B1.1 试样的制备B1.1.1 按生产厂提供的使用条件(如涂层厚度,涂后干燥时间等)制备试样,可将涂层涂在玻璃片上,如玻璃片不合适,可根据生产厂的建议选用。

  B1.1.2 取70mm×300mm玻璃片,洗净烘干。在玻璃片两面70mm×120mm面积上,按实际使用厚度涂以涂料。在干燥处自然干燥,制成涂料片。

  B1.1.3 预处理:用自来水将试样涂料片清洗干净,立即进行浸泡试验。

  B1.2 浸泡试验B1.2.1 浸泡水制备:同附录A中A1.3.1条。

  B1.2.2 浸泡条件:试样的表面积与浸泡水容积比为50cm(上标始)2(上标终)/L.如为多层涂料,则将各层涂料分别涂在玻璃片(或根据生产厂的建议选用)上,同时固定在浸泡水中。每种涂料试样与浸泡水容积比均按50cm(上标始)2(上标终)/L计算。

  B1.2.3 浸泡B1.2.3.1 将试验片未涂防护材料的部分分别插入放于玻璃容器中的玻璃固定架上,使试样片保持垂直,互不接触,或者将试验片悬挂于玻璃容器中。在密闭、避光25℃±5℃温度条件下进行浸泡。于浸泡后1,3,5,10,20和30天收集全部浸泡水,供检测分析用,以观察溶出污染物浓度的衰减情况,第30天的浸泡水中污染物浓度用于评价是否符合本卫生标准的规定。在收集浸泡水的同时,全部换入新的浸泡水。

  B1.2.3.2 制备空白对照时,除玻璃片上不涂防护材料外,其他一切试验条件同1.2.3.1. B1.2.4 浸泡水收集和保存同附录A中A1.3.3条。

  B2 检验方法B2.1 色:按GB/T 575085中第5章执行。

  B2.2 浑浊度:按GB/T 5750—85中第6章执行。

  B2.3 臭和味:按GB/T 5750—85中第7章执行。

  B2.4 肉眼可见物:按GB/T 575085中第8章执行。

  B2.5 铁:按GB/T 575085中第11章执行。

  B2.6 锰:按GB/T 575085中第12章执行。

  B2.7 铜:按GB/T 5750—85中第13章执行。

  B2.8 锌:按GB/T 5750—85中第14章执行。

  B2.9 挥发酚类:按GB/T 5750—85中第15章执行。

  B2.10 砷:按GB/T 5750—85中第22章执行。

  B2.11 汞:按GB/T 5750—85中第24章执行。

  B2.12 镉:按GB/T 5750—85中第25章执行。

  B2.13 铬(六价):按GB/T 575085中第26章执行。

  B2.14 铅:按GB/T 5750—85中第27章执行。

  B2.15 氟化物:按GB/T 5750—85中第20章执行。

  B2.16 蒸发残渣:同附录A中A2.15. B2.17 高锰酸钾消耗量:同附录A中A2.16. B2.18 醛类:

  B2.18.1 甲醛按GB/T 5009.6985中7.2测定。

  B2.18.2 乙醛、丙烯醛按GB 11934—89中。

  B2.19 银:按GB/T 5750—85中第28章执行。

  B2.20 pH:按GB/T 5750—85中第9章执行。

  B2.21 硝酸盐:按GB/T 5750—85中第29章执行。

  B2.22 氯仿:按GB/T 5750—85中第30章执行。

  B2.23 四氯化碳:按GB/T 5750—85中第31章执行。

  B2.24 苯并(a)芘:按GB/T 5750—85中第32章执行。

  附录 C(标准的附录)

  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卫生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C1 范围本程序和方法适用于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包括一切与饮用水接触的设备)和防护材料的卫生毒理学评价。当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和防护材料在水中的溶出物质未规定最大容许浓度时,需按本方法进行毒理学试验确定其在饮用水中的限值。

  C2 总要求C2.1 生产者必须提供下列资料

  C2.1.1 产品应用条件、应用范围、理化性质;

  C2.1.2 配方、生产方法;

  C2.1.3 配方各成分的化学结构式、杂质成分和含量;

  C2.1.4 在饮用水浸泡过程中可能溶出的物质及估计浓度。

  C2.2 生产者必须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制备试样和提供试验样品。

  C3 毒理学评价程序根据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和防护材料在水中溶出物质的浓度,分四个水平进行毒理学试验,以确定其在水中的最大容许浓度。

  C3.1 水平I:当溶出物质在水中的浓度<10μg/L时选用。

  C3.1.1 试验项目:两项遗传毒理学试验。

  C3.1.1.1 基因突变试验:Ames试验。

  C3.1.1.2 哺乳动物染色体畸变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或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或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任选一项。

  C3.1.2 结果评价C3.1.2.1 如果上述两项试验均为阴性,则可以投入使用。

  C3.1.2.2 如果上述两项试验均为阳性,则该产品不能投入使用,或进行慢性试验以便进一步评价。

  C3.1.2.3 如果上述两项试验中有一项为阳性,则需选用另外两种遗传毒性试验做为补充,包括一种基因突变试验和一种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如果均为阴性,则产品可投入使用,如有一项阳性,则不能投入使用,或进行慢性试验,以便进一步评价。

  C3.2 水平Ⅱ:当溶出物质在水中浓度为≥10~<50μg/L时选用。

  C3.2.1 试验项目C3.2.1.1 水平I试验

  C3.2.1.2 大鼠90天经口毒性试验C3.2.2 结果评价C3.2.2.1 对遗传毒理学试验结果的评价同水平I. C3.2.2.2 通过大鼠90天经口毒性试验,确定溶出物质在水中的最大容许浓度(安全系数一般选用1000)。

  C3.2.2.3 当溶出物质在水中的实际浓度超过最大容许浓度时,不能投入使用。

  C3.3 水平Ⅲ:当溶出物质在水中浓度为≥50~<1000μg/L时选用。

  C3.3.1 试验项目C3.3.1.1 水平Ⅱ试验C3.3.1.2 大鼠致畸试验C3.3.2 结果评价C3.3.2.1 对遗传毒理学试验结果评价水平同水平I. C3.3.2.2 当致畸试验结果为阳性时该产品不能使用。

  C3.3.2.3 综合全部试验结果,确定溶出物质在水中的最大容许浓度。

  C3.3.2.4 当溶出物质在水中的实际浓度超过最大容许浓度时,不能投入使用。

  C3.4 水平Ⅳ:当溶出物质在水中浓度大于1000μg/L时选用。

  C3.4.1 试验项目C3.4.1.1 水平Ⅲ试验C3.4.1.2 大鼠慢性毒性试验C3.4.2 结果评价C3.4.2.1 当致畸试验结果为阳性时,不能投入使用。

  C3.4.2.2 当致癌试验和遗传毒理学试验结果综合评价,溶出物质有致癌性时,不能投入使用。

  C3.4.2.3 根据慢性试验结果确定溶出物质在水中的最大容许浓度。

  C3.4.2.4 当溶出物质在水中的实际浓度超过最大容许浓度时,不能投入使用。

  C4 试验方法:见GB 7919.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