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程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环保工程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09年环保工程师辅导:绿化护养的机构设置(二)

2009-06-22 08:56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3.绿化工岗位职责

  (1)绿化工要熟悉小区的绿化布局和个人包干地区的职责范围,以及花草树木的品种数量,并逐步掌握花草树木的种植季节、生长特性、培植管理方法等。

  (2)对花草树木要定期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松土、施肥,并修理枯病枝、伤害枝等,更换死亡苗木,浇水。

  (3)绿化工有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和学习的义务,须虚心学习,努力工作,提高自身素质。

  (4)要保证绿化场地不留杂物、不缺水、不死苗、不被偷窃,遇到有违章违法行为要及时加以劝阻,不听劝阻的要及时报告保安人员和主管人员,协助对其劝阻和处置。

  (5)绿化工在小区内发现有下列行为,要及时加以劝阻和及时报告:

  ①未经许可,随意侵占公用绿地;

  ②攀折、损坏花草树木、园林小品;

  ③在绿地上停放、行驶各类车辆或堆放杂物。

  绿化工对于违反上述5款的行为,有权协助保安人员和主管人员要求违章者赔偿,并酌情处以罚款。

  (6)绿化工要维护和保养好自己的各种工具和公用设备、设施,如:三轮脚踏车、喷淋设备、割草机、橡皮管等,如有遗失或损坏须照价赔偿。

  (7)及时做好每天的工作记录,并及时记录下违章情况以及解决办法等。

  (8)绿化工须服从主管人员的工作安排和调动,并做好整个包干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工作。

  (9)绿化工要接受主管人员和各级领导对绿化工作的巡视检查。

  (10)绿化工必须认真负责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主管人员将视其工作态度给予奖惩。

  4.花圃组

  培育各种花卉苗木,满足小区绿地的补植、更新和本公司用花、客户摆花、插花的需要,不断学习与研究新技术,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品种。

  岗位责任:

  (1)工作时要佩戴岗位证。

  (2)同一品种的花卉,集中培育,不要乱摆乱放。

  (3)根据盆栽花卉的植株大小、高矮和长势的优劣分别放置,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管理。

  (4)不同的花木用不同的淋水工具淋水。刚播下的种和幼苗用细孔花壶淋,中苗用粗孔壶淋,大的、木质化的用胶管套水龙头淋。

  (5)淋水时要注意保护花木,避免冲倒冲斜植株,冲走盆泥。

  (6)淋水量要根据季节、天气、花卉品种而定。夏季多淋,晴天多淋,阴天少淋,雨天不淋。干澡天气多淋,潮湿天气少淋或不淋。抗旱性强的品种少淋,喜湿性品种多淋。

  (7)除草要及时,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不要让杂草挤压花卉,同花卉争光、争水、争肥。杂草多,劳力少时可用化学除草剂进行灭草。

  (8)结合除草进行松土、施肥。施肥要贯彻“勤施、薄施”的原则,避免肥料浓度过高造成肥害。

  (9)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不要让其蔓延扩大。喷药时,在没有掌握适度的药剂浓度之前,要先行小量喷施试验后,才大量施用,既做到除病灭虫又保证花卉生长不受害。

  (10)喷约时要按规程进行,保证人、畜、花的安全。

  (11)爱护工具,公用工具用完后要放回原处,不要随意丢弃。自用工具要保管好。

  (12)花盆破损要及时换,盆泥少了要添加。

  (13)花圃要保持整洁卫生,杂物脏物要进行清理。

  (14)不能随便出售花卉,花卉出售由管理人员负责。

延伸阅读:环保工程师 绿化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