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程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环保工程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2010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资料:气态污染物控制原理(三)

2010-09-10 14:34 来源:来源于网络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三、气体的吸收净化

  1.吸收机理和分类

  (1)吸收机理

  吸收是用液体处理气体中的污染物的方法。使废气与液体紧密接触,气体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溶解于液体中,或者与液体中的组分进行选择性化学反应,从而质从气相中分离出来。吸收过程中所用的液体称为吸收剂(吸收液)或溶剂;被吸收的气体组分称为吸收质或溶质;不能溶解的组分称为惰性气体。

  吸收是利用废气中各组分在一定吸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或与吸收剂中组分发生选择性化学反应来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是吸收质以分于扩散的方式通过气、液两相斯溶于吸收液的过程。因此气液两相的平衡是控制吸收过程的重要因素。

  (2)吸收的分类。(了解)

  2.吸收基本理论

  (1)吸收平衡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气液接触时,混合气体中的可吸收组分通过传质过程进入液相,这个过程称为吸收;同时也发生液相中的吸收质向气相逸出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解吸。

  (2)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是指每100kg水中溶解气体的千克数。它与气体和溶剂的性质有关,并受温度度和压力的影响:①不同性质的气体在同一温度、同一分压下的溶解度不同;②气体溶解度与温度有关,多数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③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平衡浓度(即溶解度)随吸收质(溶质)的分压力增高而增大。

  (3)亨利定律

  在总压不很高时,一定温度下,当溶解达到平衡时,稀溶液上方溶质的平衡分压与名液中的浓度成正比。

  P*=f(C)

  (4)双膜理论

  双膜理论描述了吸收过程是一个相际传质过程,即溶质先从气相主体扩散到气液界面,穿过界面,再向液相主体扩散。

  双膜理论的基本要点如下:①相互接触的气、液两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有一个很薄的有效滞流膜层,吸收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此二膜层;②在相面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状态;③在膜层以外的气、液两相主体中,由于流体充分湍动,吸收质浓度是均匀的,即两相主体内不存在浓度梯度,全部浓度变化集中在两薄膜层内,吸收传质阻力也在两膜中。

  3.吸收流程

  根据气液在处理装置中的相对流向,一般将吸收分为三种形式:

  ①逆流流程

  ②并流流程

  ③错流流程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