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在实际工程中,常遇到的噪声多是宽频带的,为了在低、中、高频均获得较好的消声效果,可以将阻性、抗性两种结构的消声器复合起来使用,使它们取长补短,这种结构的消声器即常说的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根据不同的消声原理,结合具体的现场条件及声源特性,通过不同方式的组合即可设计出不同结构形式的阻抗复合消声器。一般情况下,抗性部分放在前面(入口端),阻性部分放在后面,特别对于有脉动气流存在的场所。
对于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可以定性地认为是阻性与抗性在同频带内的消声值叠加,但定量地讲,总的消声值并非是简单的叠加关系。因为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干涉、反射等声学现象,以及声的耦合作用,相互影响,不易确定简单的定量关系,在实际应用中,还是用实际测量来了解复合消声器的消声特性。
有时也可以在某些抗性声学元件中敷设吸声材料来提高结构的传递损失,例如在扩张室消声器内部敷设一定厚度的阻性吸声层。
二、空间吸声体
空间吸声体是一种悬挂式的吸声结构。它不是和墙面等刚性壁面组合而成的吸声结构,而是自成系统,用于降低室内噪声或改善室内的音质条件。
空间吸声体的形式和安装方式应视实际房间和面积大小、使用性质、声源特性及装饰要求等因素而定。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设计出不同方式的悬吊形式,比较灵活方便。
空间吸声体通常由框架、护面层、吸声材料组成。框架可用木材、角钢或金属型材制成,用以保证吸声体具有一定的刚度。护面层一般采用穿孔率大于20%的穿孔板,如果吸声体表面装饰要求不高,也可采用钢板网、塑料窗纱等材料。当室内声源频谱特性呈低频性或具有某些明显的低频峰值时,可考虑采用穿孔率较小的穿孔板以提高低频噪声的吸收。吸声材料一般采用超细玻璃棉、岩棉、矿渣棉等多孔吸声材料,并以玻璃纤维布做护面布以防止纤维状材料的飞散。板状吸声体一般均填满多孔吸声材料,其他形状的空间吸声体,可以填满也可以留有一定的空腔,既节省材料,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其低频吸声性能。
空间吸声体的吸声特性用其有效吸声量表示。一般情况,在板状空间吸声体总面积相当于房间平顶面积的30%-40%时,可使吸声材料既可以充分发挥其吸声效果,而且可以适当节省经济投入。
对于声源房间室内表面吸声量很小,混响时间较长的房间,应用空间吸声体可有5—10dB的降噪效果。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